一茶兩湯 防夏天中暑
天時暑熱,長期暴露在高溫下,如沒有補充足夠水分便容易中暑。在中醫角度,中暑可以分為「陽暑」及「陰暑」。註冊中醫師陳翠萍提醒,雖然夏天炎熱,惟要少食生冷及肥膩食物,避免損傷脾胃;而出入冷氣地方時亦要注意,小心「攝親」。
陳翠萍表示,「陽暑指在烈日當空下工作的人,因容易吸收大量暑氣而出現中暑的情況。症狀包括體溫高,甚至昏厥,屬於比較嚴重的中暑;而陰暑則類似『冷氣病』,因夏天進食太多生冷食物而導致外熱內寒,脾胃亦不好。症狀包括肚瀉及嘔吐等。」
如果是陽暑,勿胡亂使用藿香正氣水或藿香正氣散等藥物,因陽暑已經處於一個非常高溫,及近乎昏厥的狀態,應盡快送院治理。至於陰暑,其實可靠日常養生預防,亦可飲用湯水調理。
少食生冷肥膩食物
脾胃非常重要,就像身體的引擎,負責將食物消化後派送營養到身體不同的部位。如果積聚太多濕氣及水氣,引擎就不會動,亦會覺得身體很脹及感到不舒服。陳翠萍續稱,「要預防陰暑,首先應盡量少食生冷及肥膩的食物,亦要少食熱氣食物,並做適量運動。平時盡量不要站在風口位附近;出入冷氣地方時,可閉一閉氣,亦可隨身帶備小披肩或外套,以免冷親。」
少沖合谷紓解暑熱
夏天覺得炎熱時亦可嘗試按壓少沖穴及合谷穴,陳翠萍指,少沖穴位於尾指內側,距指甲角1分處,有清熱之功效;合谷穴則位於虎口位,用拇指輕輕按壓可紓緩因侷促而造成的頭痛。
湯水茶推介
薑棗茶
適合氣鬱體質和陽虛體質者,尤其是女性,常喝薑棗茶可以溫胃、暖宮、養顏,使血脈暢通,氣色紅潤。如怕紅棗過於熱氣,亦可轉用補而不燥的南棗。
材料:生薑連皮3片、紅棗7至8粒。
做法:將材料拍開撕開,大火煮滾,再轉小火煮15分鐘即成。
三豆湯
赤小豆利水除濕,消腫解毒;綠豆清熱解毒,消暑利尿;黑豆則可補腎氣及活血解毒。最好於三伏天(即一年中最熱的三日)飲用,一週飲兩次可清熱解暑,健脾利濕,亦可防治小朋友生熱痱。
材料:三款豆各20克、冰糖適量(如長者、幼童或脾胃不好者,可用紅糖代替,或添加白米熬成清粥食用)。
做法:把豆洗淨,浸泡一小時。開大火煲滾後,轉細火煲約45分鐘直至豆開花,加冰糖即成。
淮蓮老鴨湯
滋養保虛,健脾滲濕安神,適合暑天脾虛濕困,夏夜睡眠欠佳者。
材料:淨老鴨500克、淮山50克、蓮子30克、石斛20克、薏米30克、陳皮5克、生薑3片及蜜棗2粒。
做法:將材料洗淨後,老鴨和山藥切塊,全部材料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轉至小火,煮約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陳翠萍中醫師 DR. CHAN CHUI PING, INGRID
資料來源:am730 (26-05-2022)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