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中文  |  Eng
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
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
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
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
行醫30年養和醫生教護眼貼士 驗眼可「看穿」腸癌鼻咽癌徵兆
 

行醫30年養和醫生教護眼貼士 驗眼可「看穿」腸癌鼻咽癌徵兆

青年做眼科檢查,原因不外乎近視、遠視或散光;長者求醫於眼科,也許是老花、白內障、黃斑點病變作祟;但在養和醫院眼科手術中心主任曾雁的視野裡,眼晴的毛病或不限於眼疾,更有可能暗示病人體內的其他疾病,如糖尿、血壓是否異常,甚至可發現遺傳性的腸癌。

曾雁剛入杏林時揀選骨科,雖斷言不做內科,機緣巧合下轉投眼科,需內外兼顧。行醫逾卅載,曾雁在養和醫院服務了22年,形容眼科醫生的治療立竿見影,有相當大滿足感,更明言未為退休劃死線,望繼續見證眼科發展。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曾雁的醫途是從骨科開始,當時他決定不做內科醫生,與同班的數名同學一起加入瑪麗醫院,工作壓力大之餘亦頗刺激,不過做骨科,對象較多為老人家,眼見病人的疾病主要因退化而生,治療未必有效:「好多時老人家跌倒,行唔到,有併發症就去世」,其時覺得人生較陰暗。

名醫何志平第三個本地「門生」

在機緣巧合下,曾雁轉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成為眼科名醫何志平的第三個本地「門生」,開展其眼科生涯。何志平貴為本港首位眼外科教授,吸引了不少醫生慕名而來,曾雁憶述何志平為人無架子,當年往外地交流的機會較少,何很願意帶後輩到海外參與醫學會議,令眾人眼界大開。

曾雁認為,眼科醫生需要的是內外科兼顧,除了常見的眼科手術外,有時亦需處方藥物予病人,且眼科醫生的治療對病人而言是即時且戲劇化,「醫得好,病人就睇返嘢」,為他帶來工作動力。

眼科治療立竿見影 「醫得好,病人就睇返嘢」

在公立醫院服務了逾10年後,曾雁加入養和醫院的眼科團隊,成為團隊中第4人,22年轉瞬過去,今年是養和眼科40周年,團隊現已增至16名醫生。曾雁見證了眼科技術的發展,處理過不同種類的病人,當中不乏外來創傷如遭遇工業意外傷眼、被斬傷眼球的病者,亦親歷不少人的人生起迭。

他回憶,曾有一名病人中學時因打籃球時有碰撞致一隻眼視網膜脫落,至大學時另一隻眼視網網亦脫落,完成視網膜手術後10至12年間,兩隻眼分別需做白內障手術,其中一隻眼更出現黃斑病。曾雁形容病人屬不幸,因病人是早產兒,本身有深近視的風險,中學時近視已深至一千度,而深近視又會較易引發視網膜脫落,病人術後亦可能提早患上白內障。

眼睛的透明角膜及晶體 有助診斷眼疾以外的毛病

作為需內外科兼顧的眼科醫生,看似簡單的眼科檢查亦不限於診斷眼疾。曾雁分享道,眼睛的角膜及晶體都是透明的,故未必如其他疾病般需靠造影發現,經肉眼亦可以察覺不妥。除了常見的「糖尿上眼」,血壓高低、血管有無硬化等問題,甚至若有糖尿病,醫生會推斷病人的腎功能可能同受影響,繼而建議病人提早檢查。

致命如癌症亦可從眼睛中被看見,曾雁表示,若發現病人的視網膜上有「一撻撻」似熊掌印的話,病人有可能患遺傳性腸癌,應盡早照腸鏡以檢查有無瘜肉。若病人看東西時發現重影,亦有可能患鼻咽癌,因鼻咽癌會影響視覺相關神經。另外亦有病人的甲狀腺有問題致眼球突出,嚴重的話或壓住視神經,影響視力。

未為退休設限 「身體OK就可繼續貢獻」

要護好眼睛,曾雁提醒需由年幼起驗眼,青年時應盡量避免眼睛受傷,飲食要均衡,並應戴太陽眼鏡以免提早患白內障,步入40歲則應每隔一至兩年定期驗眼,抱持預防勝於治療的心態,即使有眼疾亦可及早醫治。

行醫逾30載,曾雁回望自己在養和眼科由年青醫生變為「老老哋」,轉眼間部份昔日同窗已相繼退休,他笑言自己在私院工作屬「好彩」,因公立醫院退休年齡為60歲,在大學任職則可做到65歲,曾雁現階段對退休年齡不劃界線,期望身體尚可時繼續貢獻,並見證養和眼科的發展。

 

曾雁醫生 DR. CHEN NGAN

資料來源:香港01 (20-11-2020)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只供參考 / 資料來源 : E-Daifu.com

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關閉

   關閉

WhatsApp 號碼:5548-8918

關閉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