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中文  |  Eng
Home About Us Doctors List New Join Doctor Comment Contact Us
Doctor's Name District Category Gender Speciality
Full Name or SurnameHot Second Hot
Building Name Time Slot Date Fee Range Keyword Search
To
行醫30年養和醫生教護眼貼士 驗眼可「看穿」腸癌鼻咽癌徵兆
 

行醫30年養和醫生教護眼貼士 驗眼可「看穿」腸癌鼻咽癌徵兆

青年做眼科檢查,原因不外乎近視、遠視或散光;長者求醫於眼科,也許是老花、白內障、黃斑點病變作祟;但在養和醫院眼科手術中心主任曾雁的視野裡,眼晴的毛病或不限於眼疾,更有可能暗示病人體內的其他疾病,如糖尿、血壓是否異常,甚至可發現遺傳性的腸癌。

曾雁剛入杏林時揀選骨科,雖斷言不做內科,機緣巧合下轉投眼科,需內外兼顧。行醫逾卅載,曾雁在養和醫院服務了22年,形容眼科醫生的治療立竿見影,有相當大滿足感,更明言未為退休劃死線,望繼續見證眼科發展。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曾雁的醫途是從骨科開始,當時他決定不做內科醫生,與同班的數名同學一起加入瑪麗醫院,工作壓力大之餘亦頗刺激,不過做骨科,對象較多為老人家,眼見病人的疾病主要因退化而生,治療未必有效:「好多時老人家跌倒,行唔到,有併發症就去世」,其時覺得人生較陰暗。

名醫何志平第三個本地「門生」

在機緣巧合下,曾雁轉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成為眼科名醫何志平的第三個本地「門生」,開展其眼科生涯。何志平貴為本港首位眼外科教授,吸引了不少醫生慕名而來,曾雁憶述何志平為人無架子,當年往外地交流的機會較少,何很願意帶後輩到海外參與醫學會議,令眾人眼界大開。

曾雁認為,眼科醫生需要的是內外科兼顧,除了常見的眼科手術外,有時亦需處方藥物予病人,且眼科醫生的治療對病人而言是即時且戲劇化,「醫得好,病人就睇返嘢」,為他帶來工作動力。

眼科治療立竿見影 「醫得好,病人就睇返嘢」

在公立醫院服務了逾10年後,曾雁加入養和醫院的眼科團隊,成為團隊中第4人,22年轉瞬過去,今年是養和眼科40周年,團隊現已增至16名醫生。曾雁見證了眼科技術的發展,處理過不同種類的病人,當中不乏外來創傷如遭遇工業意外傷眼、被斬傷眼球的病者,亦親歷不少人的人生起迭。

他回憶,曾有一名病人中學時因打籃球時有碰撞致一隻眼視網膜脫落,至大學時另一隻眼視網網亦脫落,完成視網膜手術後10至12年間,兩隻眼分別需做白內障手術,其中一隻眼更出現黃斑病。曾雁形容病人屬不幸,因病人是早產兒,本身有深近視的風險,中學時近視已深至一千度,而深近視又會較易引發視網膜脫落,病人術後亦可能提早患上白內障。

眼睛的透明角膜及晶體 有助診斷眼疾以外的毛病

作為需內外科兼顧的眼科醫生,看似簡單的眼科檢查亦不限於診斷眼疾。曾雁分享道,眼睛的角膜及晶體都是透明的,故未必如其他疾病般需靠造影發現,經肉眼亦可以察覺不妥。除了常見的「糖尿上眼」,血壓高低、血管有無硬化等問題,甚至若有糖尿病,醫生會推斷病人的腎功能可能同受影響,繼而建議病人提早檢查。

致命如癌症亦可從眼睛中被看見,曾雁表示,若發現病人的視網膜上有「一撻撻」似熊掌印的話,病人有可能患遺傳性腸癌,應盡早照腸鏡以檢查有無瘜肉。若病人看東西時發現重影,亦有可能患鼻咽癌,因鼻咽癌會影響視覺相關神經。另外亦有病人的甲狀腺有問題致眼球突出,嚴重的話或壓住視神經,影響視力。

未為退休設限 「身體OK就可繼續貢獻」

要護好眼睛,曾雁提醒需由年幼起驗眼,青年時應盡量避免眼睛受傷,飲食要均衡,並應戴太陽眼鏡以免提早患白內障,步入40歲則應每隔一至兩年定期驗眼,抱持預防勝於治療的心態,即使有眼疾亦可及早醫治。

行醫逾30載,曾雁回望自己在養和眼科由年青醫生變為「老老哋」,轉眼間部份昔日同窗已相繼退休,他笑言自己在私院工作屬「好彩」,因公立醫院退休年齡為60歲,在大學任職則可做到65歲,曾雁現階段對退休年齡不劃界線,期望身體尚可時繼續貢獻,並見證養和眼科的發展。

 

曾雁醫生 DR. CHEN NGAN

資料來源:香港01 (20-11-2020)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not medical advice, for reference only / from : E-Daifu.com

This Site Does Not Provide Medical Advice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s from E-daifu Site are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 Content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sub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Always seek the advice of your physician or other qualified health provider with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regarding a medical condition. Never disregard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or delay in seeking it because of something you have read on the E-daifu!This website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Close

   Close

WhatsApp Number:5548-8918

Close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