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長者「吐到成床血」牙科病人出席率跌4成 拖症致病情惡化
世衞曾發指引,籲疫情下暫停不必要牙科診症,因洗牙等會產生霧氣,恐有染疫風險。有牙醫指,疫下病人出席率平均跌30%至40%,有患者「拖症」致病情惡化,有長者更「吐到成床血」,方知已罹患牙周病;亦有病人牙有裂痕,未及時求醫致「咬爆牙」。有牙醫坦言,病人不太理解哪些程序會產生氣霧,其實常規牙科檢查本身安全,且改以「人手洗牙」亦可減氣霧產生。
世衞在8月建議公眾暫停不必要牙科診症,更指洗牙等程序會產生霧氣,應要避免。卓健醫務總監(牙科)劉錦波坦言,疫情期間病人平均出席率跌30%至40%,以新症和長者為主,「有男病人瞓醒『成床血』,家人一度以為是『嘔血』,求診後方知父親因不想出街,滿口牙石也不理會,結果患上牙周病。」另有長者蛀牙逾半年才求診,結果要杜牙根;又有病人牙齒現輕微裂痕,因無做常規檢查,未及時做牙套保護,不慎「咬爆牙」,終要拔牙處理。
牙醫:疫下仍可進行常規檢查
牙醫林天偉指,按衞生署指引,疫情下需避免非必要和產生飛沫的程序,但常規牙科檢查仍可進行,「檢查本身是安全,亦可監察牙患情況,決定何時治療。」據他自身經驗,疫下病人一般拖延1、2周,甚至1個月才求診,幸牙患惡化不算明顯。
至於洗牙程序,劉指因超聲波洗牙、車牙會產生較多氣霧,現要用回傳統方法「人手洗牙」,需時較平均多約20%;另會多用口腔橡膠膜,避免病人飛沫濺出口外。林補充,一般病人對哪些程序會產生飛沫不太理解,要多加說明,約有一半人因「唔慣」人手洗牙,寧可延後療程。
劉續指,7月起診所亦引入「牙科口外氣霧抽吸機」,上月底添置「電動空氣淨化呼吸器」,前者可吸入15厘米內大部分氣霧,室內換氣可達每小時10次;後者較N95口罩功能強約5倍,可抽入和淨化空氣,「牙醫戴住不會頭暈暈,減少影響診症機會。」
林則指,現時每次診症都根據衞生署指引,要求病人先潔手和用漱口水深層漱口後,才開始檢查,「有病人會問『以前都唔使』,但解釋可減少感染,保障雙方後,大部分人都會合作。」
高危群組宜先做病毒檢查
劉指,現時診所盡量1日接待10人以下,減少人流,而需複雜治療者,尤其是高危群組如機組人員等,都會建議先做病毒檢查才診症。
劉錦波牙醫 DR. LAU BOBBIE
林天偉牙醫 DR. LAM TIN WAI, DEREK
資料來源:晴報 06-10-2020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