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的黃金三個月 緊密式復康訓練 助患者恢復自理能力
中風出現時往往無聲無色,猶如一瞬間奪走患者的所有能力,心理上的打擊不言而喻。不過,中風並非人生的盡頭,患者只要及早接受復康治療,同樣有機會重過健康新生活。有醫生指出,中風後3至6個月內,患者應接受重覆及密集訓練,有助他們重拾已失去的活動及語言能力,同時可透過藥物治療,預防下一次中風,減低中風後的影響。
中風可影響患者的活動及語言能力,導致他們無法行動自如,甚至因失語症狀而無法表達及理解他人說話。腦神經科專科呂凱琪醫生形容,中風是突如其來的襲擊,約3成患者因此失去自我照顧能力,1年內的死亡率更達15%,另有7成人在中風後半年會出現認知功能衰退,情緒難免遭受嚴重打擊。
密集訓練重啟腦細胞功能
然而,中風後的復康治療是刻不容緩,更有所謂「黃金三個月」的關鍵時間。呂醫生解釋︰「腦細胞具有可塑性,雖然中風或令患者腦部失去部份能力,但只要透過重覆及密集式訓練,有助建立跟身體活動相關的腦神經網,加快復康進程,減低中風後的影響。」
對於中風患者來說,復康療程或許非常辛苦及漫長。呂醫生指出,整個復康訓練由醫療團隊組成,包括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言語治療師等等,針對患者不同能力的缺失作出相應訓練,目的是讓患者重回未中風前的狀態,提升他們日常治理能力。她舉例,言語治療師會評估患者的吞嚥能力及風險,教導家人基本的餵食技巧,並會透過訓練幫助失語症患者回復表達能力。
積極用藥預防下一次中風
在中風患者復康治療上,更重要的是預防下一次中風。呂醫生解釋,當患者再次中風,已回復的自理能力就回打回原形,甚至病情會變得更差,因此必須透過藥物,例如抗血小板藥,把中風風險減至最低。而近年醫生亦會按個別情況,考慮處方一些新一代補腦藥物,以幫助修補患者神經細胞,改善因中風引致的認知能力及神經系統失調。
不過,突然遭受中風的打擊,不少患者始終未能積極面對,甚至因此出現情緒徵狀。呂醫生認同,病人難以衝破這個心理關口,家人及朋友必須多加關心及支持,例如陪伴他們一同接受復康治療,如發現中風患者有情緒問題,醫生會考慮處方抗抑鬱藥改善病者情緒問題,讓他們能積極投入復康治療,及早重過新生活。
呂醫生提醒︰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呂凱琪醫生 DR. LUI HOI KI, KATE
資料來源:晴報 05-08-2020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