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腫塊追兇
男士健康,除了要注重心、肝、脾、肺、腎外,下身健康亦不容忽視,其中陰囊更是傳宗接代的重要命脈,保護陰囊是男士重要任務。
陰囊病變原來十分常見,如發現陰囊有任何異樣,應盡快求醫檢查清楚,及早斬草除根!
九歲的Jason就讀國際學校,平日熱愛運動,經常參加學校的球類活動,放學後亦喜歡在校園踢足球。早前,他踢球後在浴室洗澡更衣,期間有同學取笑他陰囊外貌怪異。
Jason回家後一言不發,有別平日舉動,媽媽見勢色不妙試圖了解不果。數天後由父親出馬才知道事情,檢視兒子陰囊後亦感到有點不妙,安排兒子見泌尿外科醫生。
同樣發現陰囊有異樣的是鄺先生,他數年前到家計會做婚前檢查,當時護士檢查陰囊時發現外表不尋常,「她說我陰囊表面岩岩巉巉,建議我照超聲波檢查清楚。
照完後我拿着報告見泌尿科醫生,他一看,便說是腫瘤,需要盡快安排手術,將腫瘤切除。」鄺先生說。
術後,鄺先生的化驗報告送交腫瘤科醫生研究,並建議需要進行化療。
經歷了數月的化療療程,鄺先生確認復元。然而最近覆診,醫生發現他血液中的幾個癌指標數值上升,很可能有復發。
「醫生建議再做化療,在化療前和化療後要接受正電子掃描,以確定情況。但在治療前的PET Scan中沒有發現明顯的癌細胞,建議我到養和見泌尿專科,結果在一連串檢查後,醫生確認我的癌細胞經淋巴擴散……」鄺先生說。
年輕男士高危
兩位患者都因為陰囊出現病變需要治療,後者更不幸地發現癌變。在男士生育系統中肩負重任的陰囊,原來很脆弱。
養和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陳偉希醫生說,男士陰囊出現腫塊在泌尿科屬常見病。
「當陰囊出現腫塊,有以下幾種可能:第一是創傷,例如撞擊;第二是發炎;第三是靜脈曲張;第四是腫瘤;第五是疝氣,俗稱小腸氣;第六是良性情況例如水泡。上述不同情況,會在不同年紀男士身上出現。」陳偉希說。
陰囊癌變,相信最令男士聞風喪膽。陳偉希醫生說,陰囊結構內有精索、副睪、睪丸,如果陰囊有腫塊,最擔心是睪丸癌。
「睪丸癌(Testicular Cancer)並非常見癌症,不屬全港十大常見男士癌症之列,但年輕男士中卻是最常見的癌症,患者病發年齡在十餘至四十餘歲,四十至五十餘歲的年齡層患者極少,到年長時即六十至七十餘歲,風險又提升。」陳偉希醫生說。
他特別提醒:年輕男士如發現陰囊有腫塊不要輕視,應及早見醫生。
睪丸癌有甚麼病徵?陳醫生說,患者會感覺陰囊有點「墜」,覺得有腫塊似的。而更多的是以為有創傷,常見情況是年輕男士參與球類活動時曾經被撞到,之後陰囊感痛楚,以為是撞傷之故,原來是有腫塊。
「其實腫塊一直存在,只是之前沒為意。如腫瘤擴散,患者會消瘦,但這類情況較少。睪丸癌發病率不高,每年大約有五十至六十宗新症。」陳醫生說。
如發現陰囊腫塊求醫,醫生會做甚麼檢查?陳偉希說,首先會進行簡單的臨牀檢查,包括用手觸摸及按壓,如發現陰囊及睪丸有腫塊的,尤其是年輕患者,例如二十、三十歲,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
摸到有腫塊後,會進行超聲波掃描。「檢視陰囊結構最準是超聲波,電腦掃描則未必需要。之後需要為病人驗血及驗尿,睪丸癌有驗血指標可幫助判斷,主要是以下三個:甲胎蛋白、Beta-HCG、LDH。雖然指數高不代表一定有睪丸癌,指數低亦不代表沒癌,因為有一半睪丸癌患者的驗血數值不高,但這三個數值可幫助診斷。」
陳偉希醫生 DR. CHAN WAI HEE, STEVE
文章來源:東周網 28-06-2018
選文來自: 香港E大夫 / 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