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恩妮醫生執業資料
楊秀惠護胃互利
要數都市人的常患毛病,胃部不適肯定榜上有名。忙工作、食無定時、到假日又喜大吃大喝狂歡,令腸胃無所適從,難怪病痛多多。藝人更是飲食不規律的表表者,久而久之,腸胃就出現問題,好似楊秀惠,去年因為胃抽筋兩次入院,痛到天翻地覆的滋味令小妮子「見過鬼怕黑」,不敢再「待薄」腸胃,希望痛楚永不來襲。
來自馬來西亞、一向腸胃健康的楊秀惠,移居香港後從沒有水土不服,一樣食得飽、睡得安穩。不過,入行後因為工作時間不定時,且日夜顛倒,讓秀惠難以按時進食,如此一來,在兩、三年前已開始感到胃部不適。「因為工作關係,飲食時間變得飄忽不定,起初也不覺有問題。但長此下去,就開始有胃氣,就算進食很少食物都會感到腹部脹鼓鼓,有時也會疼痛,但我都是不以為意。」
食無定時惹病
飲食習慣不規律,加上工作壓力,秀惠漸漸察覺自己胃部狀態變差,不過令她決心改善不定時飲食的催化劑,就是去年一次胃抽筋的經驗。「胃抽筋出現時並無預兆,那時我正在乘車,突然感到胃部劇痛,像是胃部整個扭轉、打結,痛到不得不去看醫生。醫生說是胃抽筋,開藥讓我回家服用。痛楚過後,回到家疼痛又突然發作,痛得我無法坐直,像『攣弓蝦米』般抱着肚子,終於半夜再度入醫院。醫生為我打了兩支針,才能紓緩痛楚。」
醫生診斷秀惠是胃抽筋,由食無定時和工作壓力而起,經此一役,她開始明白腸胃「扭計」起來可大可小,開始注視保護腸胃的重要性,注意飲食定時。為上鏡展現最美一面,不少藝人都努力減肥,無疑增加腸胃負擔。秀惠指一直吃得不多,少食肉多食菜,卻發現油分吸收不足,容易會引致排便困難,也擔心影響胃部,現在她會注意飲食均衡,亦減少喝酒。「在馬來西亞時,喜歡趁着與朋友歡聚喝點酒,不過為了胃部健康,就盡量不喝了。另外,自己也開始進食益生菌作為保健,希望能改善腸胃環境,不用再受疼痛之苦。」
運動助紓壓
明白壓力亦會引發胃抽筋,適當的伸展和運動,除紓緩肌肉繃緊不適外,對於放鬆心情亦有幫助。秀惠坦言自己以前有跑步,不過後來懶惰就放棄了。「我喜歡走路,而且走得很快,都算是一點點運動量吧,哈哈哈!近來早上會上網跟隨瑜伽短片進行伸展運動,起初只為放鬆膊頭的肌肉緊張,但後來發現一早運動身體,令人倍添朝氣,感覺較輕鬆,自己都非常享受。」
醫生的話:胃抽筋成因眾多
胃抽筋是一個徵狀,進食以後,人體內腸胃肌肉壁會蠕動和收縮,幫助將食物推往小腸,繼續消化和吸收。當此功能因為某些原因,以致蠕動加速、加劇或不協調,胃腸便可能出現抽搐和痙攣的「胃抽筋」徵狀,患者會感到難以忍受的陣發劇痛,嚴重會令人作嘔或頭暈。
腸胃肝臟專科醫生呂恩妮指出,誘發胃抽筋的成因眾多,主要可分為結構性及功能性疾病兩種。「結構性疾病多由胃部和腸臟本身出現問題引起,包括因為進食不潔或未經煮熟食物,感染細菌或病毒,引起急性腸胃炎,又或本身胃部已經出現炎症或胃潰瘍狀況,甚至是腫瘤或癌症,都可能令蠕動過於劇烈或不協調,因而發病。而後者則可由不良飲食習慣,例如食無定時、吸煙、酗酒,又或精神壓力引起。」
照胃鏡檢查
胃抽筋患者感覺疼痛難當,呂醫生指,患者求醫時,醫生會根據病情及臨床徵狀,處方特效胃藥,減低胃酸濃度,又或減慢腸胃蠕動的藥物紓緩痛楚。不過,最重要的是了解出現胃抽筋徵狀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醫生會透過詳細評估,例如除抽筋以外,有否出現肚瀉、發燒等徵狀,同時了解患者近日有否進食受細菌或病毒感染的食物的可能,以診斷是否由急性腸胃感染而起。需要時,亦可能要照胃鏡作詳細檢查,以觀察腸胃有沒有受損潰瘍,甚至是罹患腫瘤或癌症。
不想胃抽筋再復發,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基本。「飲食定時、定量,戒煙、酒有助減低對腸胃的刺激。至於辛辣食物,暫時亦未有大型調查指出辛辣食物與胃抽筋有直接關聯。不過,辣味食物中可能含有唐辛子成分,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若胃抽筋發作,可能會令痛楚加劇,胃抽筋患者食用應節制。」
水分足緩便秘
另一種都市人常見、又經常由飲食不當情況引起的腸胃問題,就是便秘。知道楊秀惠喜歡進食蔬菜、少食肉類,可是亦曾有排便困難的時候,呂醫生認為有機會與飲水不足有關。呂醫生指:「人體缺乏消化纖維的酵素,纖維基本上需要水分,糞便才能變軟、潤滑,順利排出體外。如果大腸因為缺乏水分潤滑,蠕動速度因而減慢,增加食物殘渣逗留腸道的時間,大腸吸收更多水分,糞便就變得更乾硬,難以推動,形成便秘,故攝取足夠的纖維及水分同樣重要。」
資料來源: 昔日太陽
選文來自: 香港E大夫 / 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