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E-Daifu

最新文章

Eng  
夏至2024|夏至養生飲食指南:吹冷氣多皮膚差?五款食物保嫩滑肌膚
滑鼠手初期手指麻痹刺痛 高危族: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 認識腕管綜合徵
胰臟癌影響消化易致營養不足 體力不夠難應付
無端端「爆肺」?
談痛說情:強忍痛症加劇失眠 惡性循環
 肺炎不只冬天爆發 全年做好預防措施

肺炎不只冬天爆發 全年做好預防措施

不少病毒及細菌在冬季都會變得更活躍,但並非夏季就安全,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徐詩駿提醒,兒童、慢性疾病患者、長者等高危人士應一年四季均做好預防措施,及考慮接種疫苗,避免因感染而出現肺炎甚至其他併發症。

肺炎可分為病毒性及細菌性兩大類,包括甲型及乙型流感、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人類偏肺病毒等,病毒性肺炎症狀較輕微,會由身體的免疫細胞自行擊退;細菌性肺炎的致病細菌以肺炎球菌最廣為人熟悉,高危人士包括5歲以下兒童及50歲以上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免疫力失調的人士。

血清3型最常見

肺炎球菌主要經飛沫、緊密接觸或觸摸到受污染物件傳播。至今已發現逾100種血清型,其中約30種較常造成人類感染。徐詩駿指,「香港最常見的肺炎球菌為血清3型,其特徵為高入侵性及高死亡率,亦是本地的入侵性肺炎球菌感染的主流血清型。新冠疫情期間,入侵性肺炎球菌感染整體個案大幅減少,但疫情防控政策結束後,感染個案正慢慢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感染肺炎球菌病徵

中耳炎:發燒、耳痛、有分泌物;如重複感染聽覺或會受損;
肺炎:發燒、呼吸急促、發冷、痰咳,嚴重可致呼吸衰竭、肺膜感染;
腦膜炎:發燒、頭痛、頸部僵硬及精神昏亂,可引致中樞神經受損,甚至死亡;
菌血症及敗血病:發冷、顫抖、精神錯亂、可引致休克及瀰漫性感染。

如感染血清3型肺炎球菌未有及時治療,可引發多種併發症,包括菌血症、休克、腦膜炎、膿胸、呼吸衰竭等。高危人士如在感染後如出現顫抖、高燒、呼吸困難、呼吸或咳嗽時伴隨胸痛、食慾不振等,必須盡快求醫。

良好衛生習慣

徐詩駿建議,高危人士日常應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在人多擠迫、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戴好口罩,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士。但最重要的是接種相關疫苗。」現時肺炎球菌的疫苗大致可分為結合型疫苗及多醣疫苗,徐詩駿指,結合型可預防入侵性和非入侵性的感染;多醣疫苗則只預防入侵性的感染,而且其免疫原性在幼童和長者身上較為遜色。對於一般市民,價數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最重要是疫苗可以更有效預防在本地主流的血清3型肺炎球菌。

按需要選疫苗

市面上的結合型疫苗包括13價結合型肺炎球菌疫苗及新一代的15價及20價疫苗。科學委員會在比較13價、15價及20價疫苗的科學數據後,認為15價疫苗對血清3型的免疫原性比13價及20價為佳,有機會更有效地預防本地主流的血清3型入侵性感染,故建議以15價疫苗取代13價疫苗,用於兒童、長者及2歲或以上高風險人士。徐詩駿補充,20價結合型疫苗則涵蓋更多外地較常見的血清型,適合一些經常在外地生活的人士,建議選擇疫苗時先與家庭醫生商討。

 

徐詩駿醫生 DR. ZEE SZE TSING, JONPAUL

資料來源:am730 (31-05-2024)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