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中文  |  Eng
Home About Us Doctors List New Join Doctor Comment Contact Us
Doctor's Name District Category Gender Speciality
Full Name or SurnameHot Second Hot
Building Name Time Slot Date Fee Range Keyword Search
To
把急症室帶到空中 爭取十分鐘提早施救 飛行醫生:做到幾多就盡做
 

把急症室帶到空中 爭取十分鐘提早施救 飛行醫生:做到幾多就盡做

「飛機(直升機)上的環境與急症室很大分別……在急症室有整隊人,藥物也很充裕,但在機上就只有自己。」楊小鳴是資深急症科醫生,但行醫的範圍卻不止醫院,甚至不只在地上。約 5、6 年前,他加入政府飛行服務隊醫療課,成為「飛行醫生」,這些年來,他試過攀山涉水去搜救,在機艙內為施行急救,甚至「空降」到貨輪上拯救病人。

相對於 inpatient(住院病人),這種 pre-hospital(入院前)的治療,因應不同環境,狀況變化更多,也極具挑戰性。楊小鳴認為,這個服務既能幫助傷患提高存活率,同時也讓醫護走出醫院,學習更多醫療知識的同時,亦能與不同專業合作,對自己而言,亦有得益。

現年 45 歲的楊小鳴,之前多年在廣華醫院急症室服務,目前則在私家醫院工作,同時亦是香港急症醫學會的會長。他說當自己仍在做實習醫生時,已對做「飛行醫生」深感興趣,「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挑戰」、「在機上只有自己,要自己控制所有情況……例如平常醫生工作,會有護士協助,但機上沒有,就要自己學習一些護士的知識。」

政府飛行服務隊於 2000 年成立輔助部隊醫療課,最初只有醫生,及後亦開始招收護士,均為義務性質。楊小鳴說,至今部隊已有逾 20 名醫生及逾 50 名護士。他說,起初招收的醫生以急症科為主,「因為起初是急症醫學院,與醫管局一起協助成立……(醫生)有處理過內外科急症的經驗,也是必須的。」但到現時已不限於急症科,也有包括骨科、外科、深切治療科等其他專科的醫生亦有參與,「只要有 3 年內外科急症經驗就可以。」

對體力有要求 定期參與訓練

醫生要照料病人的健康,但醫護界之間常笑言,由於工作繁忙、壓力大,不少醫護自身的健康都相當一般。擔任飛行醫生、飛行護士,都要上山下海,在需要時亦要遊繩降落等,對體力的要求不輕。

楊小鳴也說,乘搭直升機始終有一定風險,「雖然幸好,暫時都沒有發生過意外」,但部隊的醫護都要定期接受訓練,例如直升機一旦落水的應變,水底逃生等等,「有危險,但也有樂趣。」他也笑說,要擔任飛行醫生,除了熱誠以外,「身體也要健康」,像他自己,便也有運動習慣。他也提到,醫療課設有初次報名參加的年齡上限,不能超過 45 歲。

有些人聽到飛行醫生,便會聯想到經典日劇「緊急救命」,想像會是劇中主角們一般,到不同地方搜救、急救,甚至即場施手術等。楊小鳴則說,搜救固然是其中一個職責範疇,但更多的是「病者護送」,即是把居住偏遠地區,如離島的病人,轉送到市區較大規模的醫院。醫護的工作則是確保病者在運送過程中,病情能保持穩定,「視乎情況,由醫生或護士護送……因為有時,病人會在運送過程中,情況突然變差。」

機上儀器有限 依靠臨床判斷

至於搜救工作則多是到山區、郊野地區執勤,「有人遇險,就要出動營救。」他說比起遊繩之類的「體力活」,這類任務更大的挑戰是變化,「可能收到聯絡說他不適、頭暈,但去到時已經完全失去知覺,真正的環境,變化可以很大。」而且比起急症室,直升機上的儀器始終有限,「沒有超聲波等儀器,真的要靠臨床經驗……機上很嘈吵,很多時沒法與病人談話,要靠口型、手勢、寫紙。」

入院前施急救、提高存活機會

那是否可以如電視劇般,在機上施手術?楊小鳴則笑言,香港始終算是小地方,通常機程只是十多分鐘,較少有緊急至此的情況,但真的需要的話,也能施一些簡單的侵入性治療,「例如氣管塞了無法插喉,可以開一個造口……或者『爆肺』,可以插管進去排氣出來。」但他強調,十多分鐘的變化也可以很大,這些入院前的治療,亦是提高傷病者存活率的關鍵,「概念是 bring the hospital to patient(把醫院帶到病人前)。」

被問到最難忘的經驗,他說起一次,要到一艘距離較遠的貨輪,「病人說心口痛……要吊繩下去。但言語溝通也有困難,他們不能說中文,又不是說英文。」隊員要先為病人提供氧氣,再在狹窄的貨輪環境上移動病人,「他是一個二、三百磅的大胖子,要把他移到甲板再吊上機,要幾個人合力才能送他上去。」又有一次,搜救一個玩滑翔傘撞山的人,「找來找去都找不到,後來發現他沿路一直跑下山……也幸好,能跑下山即是沒大礙。」

楊小鳴也說,飛行醫生的任務除了能幫助人之外,亦幫到他自己的個人成長,「在急症室是一個熟悉的地方,但做飛行醫生就可以走出去……每個月與機師、crew man 接觸一次,也令我學習如何爭取時間溝通,建立互信,這些經驗,回到醫院也用得著。」

 

楊小鳴醫生 DR. YANG SIU MING

資料來源:Yahoo 新聞 21-02-2024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not medical advice, for reference only / from : E-Daifu.com

This Site Does Not Provide Medical Advice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s from E-daifu Site are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 Content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sub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Always seek the advice of your physician or other qualified health provider with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regarding a medical condition. Never disregard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or delay in seeking it because of something you have read on the E-daifu!This website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Close

   Close

WhatsApp Number:5548-8918

Close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