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中文  |  Eng
Home About Us Doctors List New Join Doctor Comment Contact Us
Doctor's Name District Category Gender Speciality
Full Name or SurnameHot Second Hot
Building Name Time Slot Date Fee Range Keyword Search
To
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神經麻痺︱31歲女洗頭未吹乾趕返工 翌晨瞓醒嘴歪眼斜揭面癱︱拆解面癱高危行為

不少人不愛吹頭,習慣讓頭髮「自然乾」。內地一名女子洗頭後未有吹乾頭髮就出門騎車趕返工,隔日出現嘴歪眼斜的症狀,求醫後揭患上面癱。有醫生指出,面癱是因腦神經發炎所致,提醒發現症狀應盡早求醫,經藥物及物理治療後,1至2個月時間內可痊癒。

據《山海視頻》報道,河北衡水一名31歲女子因嘴歪眼斜到醫院求診,檢查後診斷為患上常見的突發性面癱(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稱為「貝爾氏麻痺症(Bell's palsy)」)。醫生問診後發現她求診前一日因趕著上班,洗頭後沒有吹乾頭髮就直接騎電單車。結果,當晚她感覺右臉麻木,要睜著眼睛睡覺,隔日醒來便發現右眼無法閉合,喝水時嘴角會漏水。

衡水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主任艾田妹醫生表示,該名女子非常漂亮,但入院時右臉肌肉呈癱瘓狀態,不能皺眉、眼睛也闔不上;經過約十天的治療,症狀才恢復一大部分,還需要持續治療復健。她表示,面癱是一種常見病,當中最常見的是突發性面癱。據統計,每年約十萬人中會有13至53人得到突發性面癱,即每60到70人在一生中會出現一次面癱。而面癱的特點,是發病的3天內,症狀會迅速達到頂峰,

「若感到面部麻木或耳朵周圍疼痛的症狀出現,一定要及時就醫。」

醫生拆解4大高危行為致面癱

早前河南鄭州亦曾有一名7歲女童洗頭後,沒吹乾頭髮便踩玩具車出去玩,結果翌日發現一半臉不對稱,家人即帶她到醫院求診,證實患上面癱。主診的康復醫學科言語吞嚥治療師陳潔表示,此類病例主要出現在夏、秋季,季節交替的時候,求診病人也較多。

康復醫學科言語吞嚥治療師長馬曉磊指出,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容易出汗,毛孔處於開放狀態,長時間吹風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長時間收縮之後會導致顏面神經局部的腫脹受壓,引起面癱。

報道指,其實類似的病例有很多,例如頭髮濕的時候吹冷氣,鋪涼蓆睡在地上,都有可能出現面癱。陳潔指一旦出現面癱要及時就醫,若要避免面癱,則需提高自身免疫力及減少冷熱刺激性的空氣,包括沖冷水澡、未吹頭髮吹風、吹冷氣等。

甚麼是面癱?

面癱可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主要症狀為患側臉部表情肌癱瘓、口眼歪斜、額紋消失、不能蹙額顰眉、眼睛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依照損傷的部位不同。

  • 「中樞性面癱」:中樞性病變位於面神經核以上至大腦皮層之間的皮質延髓束(Corticobulbar tract),通常由腦血管病等引起,還可能伴有語言障礙、半身癱瘓、發麻等症狀
  • 「周圍性面癱」:又稱「顏面神經麻痺」或「貝爾氏面神經麻痹」,是最常見的顏面神經疾病,大概佔面癱70%以上,可能因莖乳突孔(stylomastoid foramen)的神經非特異性症狀導致,一般預後良好。

「貝爾氏麻痺症」原因不明

本港急症科專科醫生鍾浩然說,顏面神經麻痺亦即是俗稱「面癱」,面癱這個病徵可以是由中風、腦瘤、貝爾氏麻痺症等引起。他補充,由貝爾氏麻痺症引起的面癱十分常見,急症室內超過九成面癱患者也是因此症引起。他又說很多人出現面癱時會擔心自己是否中風,但貝爾氏麻痺症引起的面癱和中風不同︰中風患者症狀不局限於面部,他們多數會手腳無力,甚至半邊身失去感覺,而貝爾氏麻痺症患者受影響的只有面部,不影響手腳。

鍾醫生表示,患上貝爾氏麻痺症的原因不明,不論是年輕還是年老都有可能患病,與太大壓力、捱夜沒有必然關係。

面癱常見症狀

他解釋,西醫認為此病症引起的面癱由頭顱第7條腦神經發炎所致,患者單一邊臉癱瘓,眼睛不能緊閉,亦不能完全打開;眼眉提不起;嘴巴不能閉合,吃東西時食物會流出;嘴角也可能失控流口水。

鍾醫生又說,面癱可以來得好突然,不會有任何先兆,早期發現求醫的話,醫生會開一些有消炎作用的類固醇予患者,再加上物理治療,透過電流促進神經生長修復,通常要1至2個月時間才可以痊癒。

 

鍾浩然醫生 DR. CHUNG HO YIN, ANDREWS

資料來源:晴報 11-05-2022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not medical advice, for reference only / from : E-Daifu.com

This Site Does Not Provide Medical Advice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s from E-daifu Site are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 Content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sub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Always seek the advice of your physician or other qualified health provider with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regarding a medical condition. Never disregard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or delay in seeking it because of something you have read on the E-daifu!This website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Close

   Close

WhatsApp Number:5548-8918

Close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