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中文  |  Eng
Home About Us Doctors List New Join Doctor Comment Contact Us
Doctor's Name District Category Gender Speciality
Full Name or SurnameHot Second Hot
Building Name Time Slot Date Fee Range Keyword Search
To
六類助聽器——專家教選購
 

六類助聽器——專家教選購

市面上的助聽器五花八門,由數百元至數萬元都有,到底哪一款才合用,是否愈貴愈好?今期由聽力學家教大家選擇。

養和醫院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說,醫生、聽力學家及家人都會為失聽人士提供輔導,令他們了解助聽器是為了便利生活,而不是標籤「我是聾人或傷殘人士」。

聽障是看不到的障礙(Invisible Handicap) ,如果你不和別人說話,沒有人知道你的聽力有問題,所以不戴助聽器,外人亦未必能「看」出你有聽障問題。「戴助聽器不如戴眼鏡般普遍,有不少男士礙於外觀問題,或不想別人知道自己有聽力問題,不肯佩戴,這類情況就需要專業人士進行輔導。」區博士說。

一九九五年度美國小姐是一位聽障人士,她不會因別人知道她是聾的而感覺羞恥和逃避,反而積極面對人生,令社會人士不會用有色眼光看待聽障人士。在加冕慶祝晚會上,因為她聽不到音樂,最後她是根據音樂令地板震動的節奏而翩翩起舞。

助聽器是一件外置儀器,掛在耳背或放在耳道內會有一點不習慣和不舒服,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慢慢適應。初佩戴者會覺得有很多雜音,其實是普通的環境聲,只是從前聽不到,現在能聽得到,一下子不太接受,所以感覺很嘈。

佩戴助聽器是需要適應期,一開始時將聲量調校較低一點,讓耳朵及腦袋先適應,過幾個星期或月後,再將聲量調高。

長者的腦袋不及年輕人轉得快,很多時候只聽到聲音,但不明白對方說甚麼。因長者聽到聲音,聲音要進入腦部進行分析才知道說甚麼,但分析時間比較長,若對方說話速度較快時,在長者腦袋的聲音就不夠時間分析,再思考分析時,對方已說第二句或第三句,所以愈來愈不明白交談內容。因此亦需要輔導他們理解這是正常現象,不需要自責。更要輔導家人怎樣與聽障者和長者溝通,只需說話速度慢一點,大聲一點,毋須大喊,便容易令聽障人士和長者聽到。

如果雙耳失聽,就最好雙耳佩戴助聽器。雙耳比單耳聽聲音的優點:

  1.雙耳聽聲音會有雙耳累加效果(Binaural Summation),同一個聲音,雙耳聽比單耳聽會感覺大聲三至五分貝。

  2.雙耳聆聽有分辨聲音方向能力。

  3.在噪音環境下,雙耳比單耳聆聽會感覺噪音較小,較容易明白交談內容。

  4.雙耳聽音樂,有環迴立體的感覺。

每部助聽器的壽命大概有四至五年,故需要定期更換。平日亦應好好保養,減少損壞機會,壽命也會延長。

區博士指出,因為助聽器放在人的耳道內,耳道有濕氣和耳垢,因此助聽器要保持清潔乾爽。晚上睡覺時要放助聽器入有防潮珠的盒子內,將潮濕成分抽出;平時用普通乾軟毛巾清潔外殼,一星期才用抗菌液擦拭外殼,絕對不要用酒精、溶劑或清潔劑擦拭助聽器,這樣會損壞機身表面的保護層。

應該避免把助聽器留在車裏或放在窗邊,以防受到陽光直接照射。不用助聽器時將開關掣關上。

不要戴着助聽器睡覺或洗澡。做劇烈運動或下雨時,都不宜戴助聽器。洗衣服時,謹記從衣袋取出助聽器。噴髮膠會堵塞咪高峰口,使用髮膠之前,先取下助聽器,若助聽器出現問題亦不要嘗試自己調校或修理。

選購助聽器前,應先前往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聽力測試,評估失聽程度及是否傳導性、感音性或混合式失聽。

聽力學家然後將檢查資料輸入電腦,電腦程式會根據失聽程度、類型、年齡、戴助聽器經驗等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建議助聽器高低頻聲音擴大增益程度,才適合佩戴者的失聽程度。進行聽力測試之餘,聽力學家亦會評估失聽者身體狀況,手部的靈活程度,建議他們選配合適的助聽器。在初步佩戴後,佩戴者亦應定期接受跟進及調校,有助他們慢慢適應情況。在外國醫院或專業機構選配助聽器,聽障人士先要取得醫療證明(Medical Clearance),由醫生證明失聽不是短暫性或無法治療的,才可選購助聽器,這樣可以保障聽障人士的健康及安全。

區建國醫生 DR. AU DENNIS K.K.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 27-12-2016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 / 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not medical advice, for reference only / from : E-Daifu.com

This Site Does Not Provide Medical Advice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s from E-daifu Site are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 Content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sub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Always seek the advice of your physician or other qualified health provider with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regarding a medical condition. Never disregard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or delay in seeking it because of something you have read on the E-daifu!This website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Close

   Close

WhatsApp Number:5548-8918

Close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