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中文  |  Eng
Home About Us Doctors List New Join Doctor Comment Contact Us
Doctor's Name District Category Gender Speciality
Full Name or SurnameHot Second Hot
Building Name Time Slot Date Fee Range Keyword Search
To
上班族小心!手麻痺是腦部中風先兆?
 

上班族小心!手麻痺是腦部中風先兆?

都市人有手麻痺的情況十分普遍,由於痺未至於痛,患者也未必即時求醫。其實,手部麻痺的成因絕非單一,必須先了解根源,才能找對治療方向。

好端端手部麻痺,可能是健康響警號。骨科專科醫生王嘉暉直言,手部麻痺通常有幾個原因。首先,人的神經綫從腦部開始,經過頸椎落到腋下、前臂再直落手指,由於這些神經綫經過多個身體結構,不同病變會影響感覺的傳導誘發麻痺。

最常見的例子,手痺為腦部中風的先兆;頸椎退化或生骨刺壓住神經綫也會造成手痺,情況沒有改善,中樞神經受壓,影響下肢活動能力,如步履不穩、失禁等。

短暫的周六夜麻痹

手臂入面的橈神經(Radial Nerve)長期不動,到第二天睡醒過後,手腕及手指無法動起來,此情況稱為「周六夜麻痺」(Saturday Night Palsy),名字來自外國,因很多人在周末喝醉酒回家睡在沙發上,手臂卡在床邊或手枕上而長時間(超過數小時)壓到橈神經,使其失去功能,但通常不久後回復正常,不用太擔心。

有沒有試過手肘內側受到撞擊時,整隻手都又痺又痛?這是撞擊尺神經的結果;手肘對落的手腕,如長期壓着在這裏通過的正中神經綫,會引致腕管綜合症,徵狀包括由拇指起,食指、中指及半邊無名指頭有麻痺感,嚴重的話,拇指底部於掌心的大魚際肌肉(俗稱雞髀肉)會萎縮,影響拇指活動能力及力度,難以控制筷子、寫字、扣鈕等。

與姿勢有密切關係

在辦公室工作的上班一族,有坐姿不正確,可會帶來手痺。頸椎受壓,與長期對着電腦低頭工作的姿勢有關。腕管綜合症更是基於經常使用滑鼠,手腕需要不停重複同一姿勢,令到手腕腱鞘長期受磨擦而引發。

另外,正常睡眠時會轉動身體,但夫婦入睡時,男士愛打開手臂攬抱伴侶入睡的姿勢,長時間被枕邊人壓住橈神經而第二朝出現手痺,如周六夜麻痺問題般。

隨着智能產品普及化,近年人人都經常低頭玩手機,有機會造成頸椎受壓。頸椎本身有固定生理弧度,姿勢不良使這個生理弧度錯位,造成椎間盤突出甚至長骨刺。

〝不論大人和小朋友,每當使用手機一會兒,要休息一下並做伸展。〞

另外,手痺的部分原因與人體整體神經綫發生問題有關,例如患上糖尿病影響、中重金屬毒,都會引致手腳麻痺。有些人神經綫系統出錯,四肢麻痺,與其他問題引起的單手麻痺很不同,需要盡快求醫。

求診前 想一想

王醫生表示,香港人有手部尤其手指麻痺的情況普遍,求診者多數表示不了解因由。其實手痺是一個徵狀,醫生會先逐一拆解問題的背後原因。

〝了解手指痺的位置分布,例如受影響的是哪一條神經綫,如拇指、食指、中指及半邊無名指頭麻痺,與正中神經綫受壓有關,尾指則與尺神經有關,手背麻痺則與橈神經有關。由此可見,手指由中正神經、尺神經及橈神經 3 條神經綫做主導。〞

麻痺的時間亦可作參考,腕管綜合症患者,通常晚上入睡後特別感到如火燒的痺痛,患者可能會扎醒,要鬆一鬆手才感到好一點。頸痛人士每當側頭時,神經綫被夾而產生麻痺。另一方面,手的神經綫除了帶來麻痺感覺,還會主導肌肉的力量,所以患者有需要接受力量檢查,以進一步了解肌肉是否受到影響。

他提醒,手麻痺患者求診之前先思考幾個問題:

〝痺的位置在哪?每日哪個時間痺得最多?日間還是晚上?痺的感覺如何?像火燒還是蟻咬?如身體活動時,包括轉頭、轉膊、舉手,會否特別痺?讓醫生掌握更全面的資料。〞

有些人以為手部麻痺是小問題,但神經綫受壓日子愈長,愈有機會懷死及萎縮,影響上肢的運用,故此勿掉以輕心。

運動紓緩麻痺?

手痺發生時,透過運動能夠消除麻痺感覺?王嘉暉醫生說:

〝不一定,如果運動 2 - 3 周內手痺得到改善,可繼續觀察,否則應盡快找醫生檢查清楚。〞

治療方面,視乎問題而對應治療,包括藥物、物理治療、手術等。當然,想預防頸椎退化、腕管綜合症等,多做針對上半身包括頭、頸、肩膊、手臂、手腕、手掌等部位的伸展運動是不二法門。

 

王嘉暉醫生 DR. WONG KAR FAI RICHARD

資料來源: topick.hket.com

選文來自: 香港E大夫 / 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not medical advice, for reference only / from : E-Daifu.com

This Site Does Not Provide Medical Advice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s from E-daifu Site are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 Content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sub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Always seek the advice of your physician or other qualified health provider with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regarding a medical condition. Never disregard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or delay in seeking it because of something you have read on the E-daifu!This website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Close

   Close

WhatsApp Number:5548-8918

Close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