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羅世安醫生執業資料
情緒病或因「活躍症」 長效藥可改善病情
抑鬱症與焦慮症都是常見的精神科疾病,不少人都認為是與生活繁忙及壓力大有關,家庭科醫生羅世安醫生就提醒,原來抑鬱症或焦慮症背後隱藏的可能是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
大部分焦慮症及抑鬱症的求診人士,都是因為自己感覺到有情緒或身體問題, 或家人發現他們情緒不穩定而求醫,卻未必知道原來除了情緒問題外,他們亦患有ADHD。
可致其他行為問題
就像大學生阿俊(化名),他因考試臨近,擔心自己「讀唔晒書」而感到焦慮及擔憂。原來,他平時溫習時經常不能集中精神,所以考試愈接近他就愈害怕。直至他求醫,醫生除了發現他患有焦慮症外,亦從診斷過程中了解阿俊小時候已較「坐唔定」、「百厭」、「失魂」及專注力差,因而確診他患有ADHD。
羅醫生指出,ADHD患者的主要病徵為專注力不足,衝動和多動。隨着年齡增長,ADHD成人患者的多動行為會有所改善,但專注力和衝動問題多數仍然存在,只是不同人表現出來的病徵都有所不同。另外,ADHD更可能導致其他行為問題,例如較衝動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酗酒、濫藥及危險駕駛等問題。
一旦同時患上ADHD和情緒問題,該怎麼辦呢?「若ADHD的症狀沒有即時的影響,或會先處理情緒問題。針對ADHD治療而言,主要會使用藥物治療,包括中樞神經刺激劑及非中樞神經刺激劑,前者是首選藥物,它能即時起效,令患者集中精神;後者起效較慢,多於服用中樞神經刺激劑後效果不理想才考慮使用。」羅醫生說。
讓患者可持續專注
在選擇中樞神經刺激劑方面,現時有四、八及十二小時持續有效的藥物供患者選擇。它們之間有甚麼分別呢?
「當中長效藥物的專利技術令藥物緩緩䆁放,避免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忽高忽低。除了減少副作用外,穩定的藥物覆蓋讓患者可持續專注於長時間的工作上,縮短工作需要的時間,以發揮他們最佳的工作效率。另外長效藥物一日服用一次,有效提升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治療效果更理想。」羅醫生解釋。「ADHD治療的最終目的就是控制症狀後,讓患者發揮本身的能力,驅使他們成功達成人生各種目標,找回自信心和人生的幸福感。」
家庭醫生羅世安醫生
資料來源:都市日報 21-03-2018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 / 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