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中文  |  Eng
Home About Us Doctors List New Join Doctor Comment Contact Us
Doctor's Name District Category Gender Speciality
Full Name or SurnameHot Second Hot
Building Name Time Slot Date Fee Range Keyword Search
To
心臟病猝死個案 3成涉基因變異
 

心臟病猝死個案 3成涉基因變異

年輕無故猝死的個案屢見不鮮,衞生署有份參與的研究發現,3成心臟病猝死個案與基因變異有關,有80後文職男在母、弟相繼猝死後,揭自身也有基因變異,須耗20萬植入心臟去顫器預防。

研究指可致猝死的變異基因有5成機會遺傳子女。衞生署本月起為死因不明人士進行基因檢測,並找出直系及高危親屬跟進及輔導。

32歲任文職的孫先生就讀小學時母親突然猝死,其23歲胞弟2014年亦於家中休息期間,毫無先兆下猝死。孫先生稱,胞弟生前不煙不酒,亦不熱愛劇烈運動,更無出現異樣,經初步驗屍後也不知死因。但經基因檢查後,始得悉兄弟二人均帶有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相關的基因變異。

SADS 心臟科資助計劃

受資助人士:因SADS有關或不明原因心臟猝死者(5至40歲)的直屬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及子女,並持有效香港身份證。

計劃程序:獲批合資格的申請人,需自行約見心臟科專科醫生診症,同時進行靜態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波臨床測試,並將收據提交基金會。

資助上限:港幣2000元或該次總門診費用的50%,以較低者為準。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2018年12月30日

計劃查詢:可致電 2354 3776遺傳性心律基金會查詢

資料來源: 遺傳性心律基金會

孫先生的心臟檢查未發現明顯病徵,惟佩戴儀器檢測心跳後,卻發現即使在平靜情況下,偶然心跳每分鐘高達140下,較正常的60至100下多近1倍。

因應家族有猝死病史,加上擔心一旦出事未能照顧年幼女兒及太太,孫先生今年7月自費逾20萬元,於體內安裝植入式心臟去顫器(ICD),進行24小時檢測;若心跳異常,儀器會即時有電擊使其回復正常心跳,儀器有效期為7年。

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可於無先兆下奪命,遺傳性心律基金會聯同瑪嘉烈醫院及衞生署法醫科,2014至16年間進行本港首個針對15至40歲年輕心臟病猝死者及其直系親屬的跟進研究,期間錄得33宗心臟病猝死年輕個案,並跟進當中21名死者及死者家屬。

研究結果發現,21名猝死者平均年齡僅28歲,大部分更屬男性,經基因檢查後發現29%帶有致病性SADS基因變異;11名接受基因測試的直系親屬中,55%發現帶有SADS基因變異。

研究又顯示,近1成半個案更早有家族猝死病史,1/4於睡眠中猝死,更有3成猝死者生前曾不明原因地暈倒,卻沒求醫或積極跟進。

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醫生莫毅成解釋,SADS包括長QT綜合症、布嘉達綜合症及肥厚型心肌病等,當中最常見為肥厚型心肌病。據海外研究指平均每500人就有1人患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臟肌肉較常人厚2、3倍,導致心律失常,嚴重時心臟會停頓致猝死,較易於劇烈運動時病發。他直言,現時未能推算本港SADS患者數目,亦未知當中有多少人屬基因變異所致。而每年有數千青少年突然死於SADS。

【其他熱話】猝死者基因篩查 跟進高危親屬

莫續稱,帶有SADS基因變異,遺傳予直系親屬的機會高達50%;換言之如父母帶有SADS基因變異,下一代有一半機會遺傳此症,曾有患布嘉達綜合症個案中,9名兄弟姊妹中有3兄弟猝死,經基因檢測後發現尚健在的大哥亦有SADS基因變異。

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顧問醫生麥苗稱,有關研究採用次世代基因測序,於死者遺體抽血作SADS基因解剖,其家屬亦可透過抽血檢測,及早知悉有否潛在患病風險及接受預防性治療。

但莫表示,帶有致病基因亦未必會發病,故需作進一步臨床檢測,如未曾有暈倒或發現心電圖有異等症狀,則需每半年至一年覆診跟進;一旦出現症狀,或需安裝植入式心臟去顫器。

 

莫毅成醫生 MOK NGAI SHING

資料來源: topick.hket.com 26-10-2017

選文來自: 香港E大夫 / 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not medical advice, for reference only / from : E-Daifu.com

This Site Does Not Provide Medical Advice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s from E-daifu Site are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 Content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sub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Always seek the advice of your physician or other qualified health provider with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regarding a medical condition. Never disregard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or delay in seeking it because of something you have read on the E-daifu!This website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Close

   Close

WhatsApp Number:5548-8918

Close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