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外科梁熊顯教授醫生執業資料
超聲刀治甲狀腺結節 免開刀快出院
若有吞嚥困難、聲沙等情況,慎防甲狀腺出毛病。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出,香港約一半人口患甲狀腺結節,多數因體積細小,未必要即時處理。但當摸到頸部「有粒嘢」,或感到疼痛、呼吸困難等,需考慮接受治療。瑪麗醫院近年引入最新超聲刀儀器,於病人頸部體外加熱,破壞結節組織,病人毋須開刀,最快可即日出院。
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內不正常組織增生,常見位於甲狀腺邊緣。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梁熊顯稱,約三成成年人有甲狀腺結節,年過65歲則有五成,女性患者較男性多約四倍。此症成因不明,可能與碘攝取不足、輻射及家族遺傳有關,九成五屬良性,僅5%需治療。
甲狀腺結節無明顯症狀,梁熊顯稱,大部分人因結節體積太細小而不察覺,未必要即時處理,只需由醫生定期跟進。直至結節慢慢變大,壓迫氣管或食道,患者出現吞嚥困難、聲音嘶啞、頸部疼痛等,便要接受治療。
傳統甲狀腺手術或要切走部分甲狀腺組織,影響甲狀腺功能,無法分泌足夠賀爾蒙,而且手術傷口較大。瑪麗醫院近年引入最新超聲刀,電腦先確定患者增生的結節位置,醫生將釋出超聲波束的儀器放於病人頸部,集中一點體外加熱,從而破壞結節並令其凋亡,過程約45分鐘。
梁熊顯解釋,原理好像用放大鏡,將太陽光聚焦於一點燃燒。加熱至攝氏85度,被破壞的組織猶如瘀血,數月內慢慢縮小並自然排出體外。按其臨床經驗,患者治療後6個月,增生組織體積至少縮細近一半。新手術適合結節是2.5至3.5厘米大,因儀器釋出高能量,每次只可處理一粒結節,若是4厘米大則要分兩次進行。
54歲的吳女士於10年前因喉嚨痛求醫,醫生檢查時發現其左頸有一粒約2厘米大的結節,轉至瑪麗醫院跟進。她說︰「一直以為是自己頸粗,又無聲沙,外表都睇唔出,醫生後來都話無變大,可以唔使覆診。」去年她再因喉嚨痛求醫,發現結節增長至3厘米大。她最初擔心做手術留疤痕,由於新手術只需局部麻醉及可即日出院,遂答應做手術。她去年12月做手術,只感到輕微灼痛。術後3個月覆診,結節已縮小一半,「唔講你都睇唔到(結節)喺邊」。
資料來源: on.cc東網
選文來自: E大夫 / 醫大夫
吞嚥困難、聲沙或喉嚨痛有機會是患上甲狀腺結節
看了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梁熊顯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吞嚥困難、聲沙或喉嚨痛有機會是患上甲狀腺結節。而且估計香港約一半人口患甲狀腺結節,約三成成年人有甲狀腺結節,年過65歲則有五成,女性患者較男性多約四倍。此症成因不明,可能與碘攝取不足、輻射及家族遺傳有關,九成五屬良性,僅5%需治療。
有一名54歲女病人,十年前因喉嚨痛求醫,醫生檢查時發現其左頸有一粒約2厘米大的結節,及後轉至瑪麗醫院跟進,她一直以為是自己頸粗,亦無聲沙,外表都睇唔出,醫生後來都話無變大,可以唔使覆診。
但去年她再因喉嚨痛求醫,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增長至3厘米大。她最初擔心做手術留疤痕,由於新手術(超聲刀)只需局部麻醉及可即日出院,遂答應做手術。她去年12月做手術,只感到輕微灼痛。術後3個月覆診,結節已縮小一半,傷口無疤痕,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