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醫院心臟中心總監李少隆執業資料
擇食降膽固醇抗都市病
早前美國心臟專科學會在年會中發表研究報告,顯示大劑量的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可有效降低膽固醇,縮小動脈粥樣斑塊,減患冠心病的機會。要做到預防高膽固醇引致的血管問題都市病,除藥物外,飲食和配合運動同樣重要。
仁安醫院心臟中心總監李少隆指,健康的血管具有一定的韌力及彈性,但隨身體老化血管便會產生粥樣硬化。因此當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時,膽固醇就會於血管內壁積聚,令到血管收窄,影響血液的正常流通,起初一段時間身體並無任何徵兆,但情況會日漸開始嚴重,血管壁愈收愈窄,開始令重要器官的血流減少,最後更會導致血管閉塞,造成局部器官出現缺氧。因應不同的缺氧部位,可演變成不同疾病。當中以心血管出現阻塞造成的冠心病,以及腦血管閉塞形成的中風最為常見。
遺傳基因 影響成分
膽固醇的高低、好壞主要來自兩個因素:先天遺傳基因及後天飲食生活習慣。由於人體肝臟負責生產膽固醇,某些人先天容易產生過多的壞膽固醇,即使小心飲食,亦很易導致壞膽固醇過高。相反若先天機能為較少生產壞膽固醇,則即使飲食較為放縱,也較易控制膽固醇好壞的含量。後天因素則主要為進食過多高膽固醇及飽和脂肪的食物,加上缺乏足夠運動,而致體內膽固醇積聚。
改變習慣 輔以藥療
膽固醇指標主要有三個,包括好膽固醇、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健康的成人,體內好膽固醇水平應維持於1.0mmol/L或以上;壞膽固醇則應控制於2.6mmol/L以下;三酸甘油脂要保持在1.69mmol/L以下。要控制好膽固醇,最佳方法就是改變飲食及運動等生活習慣,效果不理想才選擇以藥物作輔助。利用他汀類藥物(Statin)可降低壞膽固醇;使用菸鹼酸(Niacin)則可提升體內好膽固醇,再配合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士匹靈(Aspirin),便能令血液流通更暢順。不過,如阻塞情況已影響器官功能,則要為病人進行「通波仔」手術,恢復正常血流。
改善飲食模式
高級營養師黃榮俊稱,膽固醇是製造重要激素和維生素不可缺少的物質。無論好、壞膽固醇,也有其實際用處。膽固醇可粗略分為兩大類:好膽固醇(HDL)及壞膽固醇(LDL),兩者與肝臟合作,各有不同分工。由於人體的脂肪大都儲存在肝臟內,當細胞需要脂肪時,即由LDL負責將脂肪運到身體各部位,相反若細胞暫時用不,有過剩的脂肪時,則由HDL將脂肪帶回肝臟重新代謝及分配;但因現代人飲食上吸取大量的飽和脂肪,導致壞膽固醇大量增加,過多的膽固醇積聚於血管壁上,才令致血管收窄,引發種種的心血管疾病。
如欲加以改善,應避免過量食用高飽和脂肪食物如動物肉類、蛋類、牛油及全脂牛奶等,提高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多進食有助降低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食物,如葵花籽油、三文魚、沙甸魚及黃豆製品等;以及可降低壞膽固醇及提升好膽固醇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食物,如芥花籽油和橄欖油、杏仁、芝麻及牛油果等。
女性更年期後風險高
李醫生表示,雖然傳統冠心病者以男性為主,但客觀數字顯示,女性患者的發病數字與男性十分接近。過去之所以一直被忽略,大多因即使出現胸口痛、胸悶等問題,女病人都多認為只是更年期徵狀,缺乏如男性患者的警覺意識,故較少進行心臟檢查。甚至有女病人確診後仍反問醫生是否真的患上冠心病?其實女性在更年期前,在雌激素的保護下患冠心病的機會少於一成,但更年期後男女患病的風險差距便很接近,因此女性也應保持膽固醇切勿過高,以免患上心臟病。
提防超標小錦囊
1. 多食用水溶性纖維食物如小麥、豆類及水果等,其具黏性,可有助吸走腸道內的膽固醇。
2. 非水溶性纖維食物如根莖類蔬菜、五穀等,有吸水膨脹的能力,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減少吸收油脂。
3. 富含Omega 3的魚類如三文魚、吞拿魚及海藻等,其脂肪酸可降低過高的膽固醇和血脂。
4. 避免進食飽和脂肪,包括動物油、椰油及氫化植物油,以免增加壞膽固醇量。
5. 戒煙及保持適量、有規律的運動,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的比例。
6. 不少人認為飲茶可解油膩,其實只是茶鹼增加胃酸分泌,減低飽滯感,實際上並沒有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選文來自: 香港E大夫 / 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