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中文  |  Eng
Home About Us Doctors List New Join Doctor Comment Contact Us
Doctor's Name District Category Gender Speciality
Full Name or SurnameHot Second Hot
Building Name Time Slot Date Fee Range Keyword Search
To
常有年輕發病個案 專家籲正視柏金遜症
 

常有年輕發病個案 專家籲正視柏金遜症

柏金遜症是老人專有疾病﹖柏金遜症是絕症﹖它與老年癡呆症有何分別﹖這些都是一般人對柏金遜症的印象及疑惑。今日請來腦科專家剖析此症,澄清一般人對這疾病的誤解。柏金遜症為患者及家人帶來沉重壓力和負擔,但其實只要患者學懂與疾病「相處」的技巧,在藥物、手術輔助及親友支持下,同樣可擁有愉快及豐盛的人生。

腦部組織退化致病

手震、肌肉僵硬、步履不穩、書寫困難,是老人常見的自然衰老現象,但亦可能是患上柏金遜症的初期徵狀。養和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方頌恩指出,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神經組織衰退疾病,乃由於腦幹內名為「黑質體」組織出現退化,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令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功能受到損壞,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他指出,柏金遜症並非一種突發性的疾病,病情會慢慢惡化,「病情轉差速度因人而異,有患者在三至四年內惡化至活動困難,亦有患者轉差過程長達十多年。」

當病情轉差時,病徵會由一邊身發展至兩側、步行時腳部不能提起,甚至失去平衡力,容易跌倒﹔患者會習慣以急促「碎步」走路,起步及轉彎時感到特別困難。當病情進一步惡化,患者在藥力失效時會完全失去活動能力,甚至說話不清、吞嚥困難,此外,藥力失效的時間逐漸增長、藥力見效時亦有可能出現不自主動作、失去自我照顧能力,並可能有幻覺或妄想等精神錯亂徵狀。

柏金遜症不會直接致命,但由於患者逐漸失去走路及吞嚥能力,患者有可能因步履不穩跌倒而受傷,或因吞食嗆喉而引致肺炎,因而有機會危害性命。故此,患者及家人應小心處理日常生活各項細節,避免發生意外。

電流刺激治療法

現時醫學上,仍未確定哪種方法可有效延緩柏金遜症病情惡化,亦沒有根治方法,但方醫生強調,柏金遜症並非絕症,患者可依靠藥物紓緩病徵,維持活動能力。早期柏金遜症患者若病徵不致影響生活,未必要服用藥物來提升活動能力﹔但當徵狀逐漸惡化致影響日常起居,患者便要服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或左施多巴,如心寧美及美多巴等藥物,以抑制病徵,讓病人重拾活動能力。「病人用藥初期,需定時覆診,醫生會因應患者對藥物的反應而調校合適分量,直至調校至適用量,病人便可減少覆診次數。」

除了藥物治療外,近年本港引進了一種嶄新的手術治療方法,名為深層腦部刺激手術。方醫生指出,這種手術是把電極植入預定的腦組織內,再透過電連接到植入肩膊位置的刺激器,這種刺激器和心臟起搏器相似,作用是釋放電流,刺激腦部組織,令病人回復活動能力。「這手術要在病人頭頂鑽開幾個小洞,然後以幼針定位,定位過程十分重要,只差一毫米已可大大影響手術效果,若能夠準確刺激腦部組織,病人的活力能力便可大幅提升。」

方醫生表示,手術過程中病人要處於清醒狀態,「當醫生進行定位時,病人於清醒下能作出反應,讓醫生更準確定位。」手術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出血及感染等手術常見風險。至於手術後的副作用,方醫生稱,暫時未有發現有嚴重副作用,只是由於刺激器須植入病人體內,患者可能在初期感到不適或不習慣﹔而刺激器亦要於運作數年後更換電池。

病例闡釋

四十歲患者 手術後重過新生

在方醫生接觸的柏金遜症患者中,部分於中年時已經發病,病情更惡化至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以下由方醫生闡釋一名四十多歲的柏金遜患者,經治療後回復正常生活的歷程。

陳先生原為職業司機,大約於四年前,發現自己出現手震及步行緩慢等徵狀,求診後證實患上柏金遜症。方醫生替其處方紓緩病徵的藥物,以求重過正常生活。可惜,陳先生的病情急促轉差,在證實患病後四年已無法如常工作,而且即使服用很高分量的藥物(每日用藥五次),亦只能維持約六成活動能力,病情最嚴重時,每天有一半時間要臥,不能自行活動。

其後,陳先生決定接受深層腦部刺激器手術,完成手術後,回復了活動能力,可以如常地上班並過正常生活,服藥量亦降至每日三次。方醫生解釋,此個案可說是個成功例子,他說﹕「這手術費用昂貴,單單一個刺激器已價值十多萬元,但卻可成功幫助病人重過正常生活,我相信是值得的。」

 

方頌恩醫生 DR. FONG CHUNG YAN, GARDIAN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not medical advice, for reference only / from : E-Daifu.com

This Site Does Not Provide Medical Advice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s from E-daifu Site are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 Content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sub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Always seek the advice of your physician or other qualified health provider with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regarding a medical condition. Never disregard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or delay in seeking it because of something you have read on the E-daifu!This website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Close

   Close

WhatsApp Number:5548-8918

Close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