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中文  |  Eng
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
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
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
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
諾如病毒︱東區醫院疑集體食物中毒
 

諾如病毒︱東區醫院疑集體食物中毒 專科醫生指傳染性極高 學校、院舍等特別高危

東區醫院周二(21 日)疑爆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有職員午膳時候於醫院兩間餐廳購買食物後,陸續出現腹痛、噁心、嘔吐及腹瀉等徵狀,至今累計 43 名職員不適。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認為,爆發個案較大機會屬涉及諾如病毒的環境污染或人傳人感染。腸胃及肝臟科醫生指,嚴重的食物中毒患者有機會腹瀉至痾血,或痾至脫水出現嚴重併發症,籲市民注意個人衛生,如有不適應盡早求醫。

腸胃及肝臟科醫生張世華接受《Yahoo健康》專訪時解釋,「食物中毒」醫學上稱食源性疾病,是指經由食物進入人體的生物、化學或物理媒介物所引致的疾病,主要可分為感染性及中毒性。當中感染性包括細菌及病毒引致,常見的細菌包括沙門氏菌、難辨梭菌及曲狀桿菌;常見的病毒感染則包括諾如(又稱諾沃克)病毒、輪狀病毒及腺病毒。中毒性是其它已產生毒素,例如雪卡毒素。

其中諾如病毒是食物中毒裡較常見的成因,通常與飲食及衞生有關,如食用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透過人傳人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而感染,以及患者的嘔吐物及糞便中出現,傳染性極高,在秋冬比較常見。在人多聚集、或是要共用廚房及廁所的地方,包括學校、醫院、安老院舍、酒店等地方,均較容易引致食物中毒爆發。

任何人士均有機會食物中毒 應盡早求診免病情惡化

張醫生續指,任何人士均有機會食物中毒,潛伏期由數小時至數日不等,視乎致病媒介而定,患者會出現噁心、腹瀉、嘔吐、腹痛及發燒等症狀,嚴重者或會出現痾血。而小朋友、長者或長期病患人士,因低抗力較差,如不慎食物中毒,他們較易出現嚴重性併發症。因此食物中毒的病人如感不適,應盡早求診,避免病情惡化。

目前治療食物中毒的方案亡要根據病人中食原因而定,在醫護人員的專業治理下,病人一般 1 至 2 星期內可痊癒。張世華指,治療方案主要分兩類:

病毒性感染 - 主要用支援性的治療方案,例如病人發燒便處方退燒藥,腹瀉脫水脫水便為患者用口服補充劑或靜脈輸治療(俗稱吊鹽水),為身體補充所需的水份。

食物中毒由細菌引致 - 根據該細菌的特性,考慮針對性的抗生素治療。

張醫生指,細菌與病毒是本港與食肆,以及食物業有關的食物中毒個案最常見的成因,而最常見的成因包括:

  • 食物未經徹底煮熟
  • 生食污染熟食或即食食物
  • 貯存溫度不當,如閒置室溫太久

張醫生提醒,故食物一定要徹底煮熟,或徹底翻熱,生食及熟食要分開處理,同時亦要選擇安全及來源可靠的食材。他稱,特別在外用餐時,盡量保持餐具衛生,如廁後記得清潔雙手,以免將細菌病毒帶至食物裡;日常也要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

 

張世華醫生 DR. CHEUNG SAI WAH

資料來源:Yahoo健康 27-05-2024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只供參考 / 資料來源 : E-Daifu.com

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關閉

   關閉

WhatsApp 號碼:5548-8918

關閉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