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中文  |  Eng
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
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
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
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
抑鬱+失眠治療難度增 新型藥物助穩定情緒與入眠
 

抑鬱+失眠治療難度增 新型藥物助穩定情緒與入眠

失眠與抑鬱症的關係密不可分,臨床上不少病人更是同時受著這兩大問題的困擾,治療方案亦可能更複雜。有精神科醫生指出,現時在應對這類「抑鬱+失眠」個案時,可選擇使用能同時穩定情緒及改善睡眠質素的抗抑鬱藥物,助患者及早脫離困擾。

2歲的張太太(化名)原本家庭和睦,無奈早前新冠疫情之下,丈夫生意倒閉,兒子又惹上官非被捕,生活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自此,她的情緒變得十分低落,對所有事物失去興趣,如行屍走肉般過活,最終被診斷患上中度抑鬱症。雖然她服用過第一線抗抑鬱藥物後病情稍有好轉,但是睡眠質素仍然欠佳,久而久之,抑鬱症狀又重新浮現,使她生活再受打擊。

思想負面 記性及集中力變差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俊良指出,失眠與抑鬱症的關係是雙向,前者會增加壓力及炎症水平,影響調節情緒的神經傳遞物,提高患上抑鬱症風險;後者則會干擾睡眠質素及規律,或使患者難以入眠。他引述研究指出,約四成失眠人士會有抑鬱症狀,抑鬱症患者中更有高達八成出現失眠問題。

在失眠與抑鬱症狀相互影響之下,患者會出現情緒持續低落,日間體力下降,失去動力及興趣,連集中力及記性也可能大倒退。林醫生表示,情況若然持續,患者的思想會愈趨負面,更可能出現自殘及輕生念頭,故此如負面情緒損害日常生活功能,或上述情況持續超過兩星期以上,便應盡早接受診治。

藥物治療 調節腦部神經物質

林醫生說,治療方面可分為心理及藥物兩個層面,前者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協助患者調整思想及行為,增強他們的應對能力︰「患者通常會有一些思想謬誤,例如非黑即白丶災難性想法等,心理治療讓他們洞察問題所在,再從中加以調節。」至於藥物治療,則可以透過非典型抗抑鬱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來應對,這些藥物能調節腦部多種神經傳遞物質,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及褪黑色素等,醫生會視乎患者的個別病情去選擇用藥。

以個案中的張太太為例,她在服用第一線藥物後未能穩定病情,最終需要轉用其他藥物。林醫生對此表示,針對這類同時有失眠問題的抑鬱症患者,有些新型抗抑鬱藥物能夠同時調整褪黑色素受體,有助入睡及讓患者睡得更安穩︰「這類藥物能夠讓患者回復正常睡眠節奏,並且可以減少使用安眠藥。」他補充,不同藥物會有不同的副作用,例如口乾、頭暈、影響體重及性功能,有些藥物也有可能會增加患者的血壓或膽固醇水平,故此醫生會考慮每個病人的身體狀況,才作處方。

林醫生建議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之外,本身亦需調整生活及睡眠習慣,例如下午過後減少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睡前避免進行劇烈運動;一旦失眠,可嘗試落床放鬆心情,強行在床上停留,反而會令腦部將失眠與睡床連結,往後就更難入眠。

林俊良醫生提醒,抑鬱症與睡眠的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選擇最適合個人病情的治療方案。

 

林俊良醫生 DR. LAM CHUN LEUNG

資料來源:Topick hknet.com 11-03-2024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只供參考 / 資料來源 : E-Daifu.com

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關閉

   關閉

WhatsApp 號碼:5548-8918

關閉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