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醫:糖尿足的嶄新治療方案
糖尿病患者如患病時間長,血糖控制未能長期達標,就會導致糖尿病的併發症,常見的併發症有血管病變,包括大小血管,及周圍神經病變。
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肢病的主要成因,下肢神經線較上肢長,所以較多糖尿肢病發生在下肢,或稱為糖尿足。當在足部遠端的神經線逐漸壞死,神經線的感覺神經束、活動神經束及交感神經束都會功能逐漸減退。
痛楚感覺減少令糖尿患者不能察覺足部被不適當的鞋履壓迫,或不察覺有硬物令皮膚破損。活動神經缺損令腳部小肌內萎縮,腳部變形,變形足不能配穿一般鞋履,容易令腳部有高壓點。交感神經缺損令皮膚乾燥,如有高壓點,皮膚有輕微拖拉就會破損。當足部皮膚有破損,患者因痛覺減少,很多時候當患者發現有足部有傷口時,已有組織壞死出現。
患者如血糖偏高,會令免疫系統功能減退,小傷口受細菌感染後,組織很快壞死。如不能適時清除感染及壞死組織,及用高效抗生素治療,很多時須要進行截肢手術,才能保存性命及令傷口愈合。截肢後患者須靠義肢走路,功能遠不及原來肢體,生活質素大受影響。
保肢並不容易,須配合多個專科配合。骨科醫生須進行清創手術,患者通常都有其他內科疾病,例如心血管病,令麻醉及手術風險加劇。但切除受感染及壞死足的部分,通常需要多次手術,年長患者未必能夠承受。
除了傳統手術外,生物清創是現今嶄新的方法,利用疽蟲只食壞死組織,不食活組織的特性,可以不用麻醉藥及手術刀,就能清除壞死組織,而且更精準,不會出血,可減少對患者的風險,尤其對不適宜全身麻醉,有多種內科疾病的患者,生物清創令患者減低截肢的需要,達到保肢的目標。疽蟲能挽救傳統手術未能百分百精準的局限性。此療法最近引入香港,可輔助醫生選擇最佳治療方案給糖尿足病人。
清創完成之後,如何令大創面傷口愈合是另一治療難題。現代科技研裝的生物海綿狀材料,可誘發自體細胞在生物材料上生長,逐步長出新的肉芽,令傷口逐步愈合,不須要使用複雜傷口覆蓋手術,減少手術風險,同樣達到傷口愈合及保留肢體的理想治療效果。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手外科部主任;香港港怡醫院手外科及癱瘓重建中心主任 葉永玉醫生
老有所醫計劃
葉永玉醫生 DR. IP WING YUK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 11-01-2024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