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中文  |  Eng
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
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
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
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
親人突離世太悲傷 40多歲女心口劇痛揭罕見心臟病 醫生拆解3大因素增患病機率
 

親人突離世太悲傷 40多歲女心口劇痛揭罕見心臟病 醫生拆解3大因素增患病機率

無任何風險因素,都有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心臟科專科醫生曾振峯向《晴報》分享病例,指一名40幾歲女子平日無任何風險因素,某日卻突然心口劇痛,送院接受血管造影檢查發現血管部分出現異常,與尋常急性閉塞症狀並不相似,經檢查後證實患上罕見心臟病,需緊急進行手術治療。曾醫生指出,這類急性心臟病較為少見,病發時如同急性心臟病一般毫無先兆,目前病因雖尚未確實,但有3大因素或會增加患病機率,當中以女性尤其需要注意。

心臟科專科醫生曾振峯分享上述病例指,該名患者平日不吸煙、無血壓高及膽固醇等「三高」問題,不存在任何風險因素,但某日心口卻出現劇痛,心口如同被重物壓迫,出現胸悶作嘔、冒汗等典型冠心病症狀,於是緊急前往醫院求醫。

急症室安排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結果心電圖上出現「ST段突起」,屬於典型心臟病發前的心跳轉變,因此立即將其送到手術室進行「血管造影檢查」。曾醫生表示,一般常見的急性閉塞症狀,心臟部分血管應呈「頭尾兩端變粗」、「中間一節變窄」、如同被吃掉中間部分的蘋果一般;惟患者的報告中,卻見血管由中段開始,整條開始急劇變幼,情況並不尋常,於是立即於血管中再置入光譜儀器喉管檢查,最終證實患者患上較為罕見的急性心臟病——「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SCAD)」。

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SCAD

「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成因,是由於血管內壁及外壁中間出現裂縫, 導致微絲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滲入內壁及外壁間縫隙,令到血管內外壁剝離。患者在「管造影檢查結合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結果中,部分血管橫切面會呈現 「血管深處突然收窄」、血管壁亦會因為變薄及微絲血管破裂滲血而出現陰影。

曾醫生續指,患者病發時症狀與典型冠心病相似,例如心口出現劇痛、如同被重物壓迫,出現胸悶作嘔、冒汗等;但由於難以得知血管剝離的源頭,貿然放入支架恐會令撕裂傷擴大,因此這種心臟病無法以「通波仔」(Angioplasty)手術方式治療,一般僅會採取保守治療,並處方薄血藥讓體內積血自行散去、令內璧自然癒合。患者於術後恢復期間,病情變化可以很大,因此需要留院密切監測;假如情況理想,通常於一至兩星期內即可出院。

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 3大可能患病因素

曾醫生事後向患者了解病發經過,得知對方於病發前一周,家中有親人突然離世,令她極度悲傷,疑因為太傷心引致病發。他解釋指,「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雖然病因並不確實,但以下3大可能因素有可能會增加患病機率:

情緒劇烈起伏:精神壓力、情緒激動,引致血管受損。

荷爾蒙轉變:懷孕產子、服食荷爾蒙藥或避孕藥,導致荷爾蒙轉變。

女性較普遍:病患以女性較為普遍,多出現於年輕女性,即使無風險因素人士,亦會有患病可能。

病發前一般毫無先兆

患者術後於深切治療部接受觀察,之後情況轉趨穩定,目前已康復出院。曾醫生表示,患上「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的病患,處理方法與普通冠心病略有不同;假如沒有需要處理的風險因素,一般未必需要長期服藥,可以恢復日常生活,亦可做運動,惟程度需要調節。

曾醫生表示,急性心臟病發作一般毫無先兆,以冠心病病理為例,病發成因通常是由於心臟粥樣斑塊越積越厚,患者因吸煙、血壓高、膽固醇等問題導致血管出現損傷、發炎及破裂出血;而心臟血管內的血小板,在進行修補時又失去平衡,引起血管閉塞,而患者在血管慢慢堵塞的過程中毫無感覺,直到突然發炎、病情爆發時才會出現劇痛。

 

曾振峯醫生 DR. TSANG CHUN FUNG, SUNNY

資料來源:晴報 18-08-2023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只供參考 / 資料來源 : E-Daifu.com

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關閉

   關閉

WhatsApp 號碼:5548-8918

關閉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