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頸冰涼?
當肌肉無法提供足夠的力量來支撐頸部時,為了讓頸椎在低頭狀態時保持穩定,韌帶會逐漸增厚變硬,椎體表面會長出「骨刺」,椎體之間的關節也會為了使相互間的接合更結實而變形。這些局部加固破壞了頸椎原本形態,增厚、突出、硬化,容易壓迫到附近的神經、血管以至脊髓,引起更嚴重的症狀。
韌帶硬化和骨質增生的硬度,與它們形成的時間有關。根據各區域受力大小,骨刺一般最早出現在受力集中的第五、第六頸椎,所以這些區域的韌帶,椎體變性程度比較嚴重。不巧的是,這裡遊走著許多非常重要的神經、血管和脊髓,一旦受到異常骨質增生和增厚硬化的韌帶壓迫和刺激,就會引起各種各樣的症狀。
因為頸部肌群多半細小,力量有限,頸部很難長期依賴它們來維持平衡,時間一久,頸部後側肌群就容易勞損僵硬,甚至發冷,病理學中稱之為「痙攣」。
用手摸一摸自己頸椎後側,如果觸感冰涼僵硬,轉頭時會有微微的刺痛感,那就很可能已經罹患頸椎病。這種病變部位僅停留於頸部肌群、韌帶和關節囊軟組織的急性損傷,統稱為「頸型頸椎病」。
由於科學技術無法透過影像觀察到肌肉的細微拉傷和變化,主要依賴臨床脊醫的物理檢查結果。根據頸椎在不同方向的活動範圍,就可以大致推測出是哪些肌肉群出了問題,和頸椎的關聯有多大。
急性患者的頸部活動範圍幾乎為零,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落枕很像——低頭或轉頭時,頸椎的姿勢會把已經勞損的肌肉拉得更長,疼痛隨之加劇。為了讓頭可以轉向,肩膀會協助頸椎一起活動,低頭或抬頭時,肩膀也會一起前傾或後仰,時間久了,就會造成肩背部肌肉痙攣。當按壓肩頸交會處時會出現強烈的痛感,這就表示不良姿勢已經損傷到了肌肉,如果不及時糾正,會帶來更嚴重的頸椎椎體退化。
作者為註冊脊醫伍兆聰脊醫
伍兆聰脊醫 DR. NG SIU CHUNG, NATHAN
資料來源:am730 (11-14-2023)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