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抽筋 中醫:或因肝脾不和
健身風氣盛行,下肢操練更是不少人又愛又恨的環節,部分人運動後或會出現下肢抽筋。有註冊中醫師指出,人體血液運行靠肝和脾共同維持,下肢抽筋除了因為過度運動或疲勞,以及姿勢不當等問題外,更可能反映肝脾不和,生血的脾出現氣虛,血液生成不足,影響肝藏血不足,全身筋脈失去滋養便容易出現抽筋。
很多人做運動或家務後,容易出現小腿抽筋或肌肉痛。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羅惠銀稱,抽筋有多種不同成因,如過度疲勞或睡眠不足,人體局部堆積酸性代謝產物,引發肌肉痙攣。另運動量過大或時間過長,下肢疲勞過度,同樣會出現堆積乳酸;而睡眠時間太長,導致血液循環速度降低,則會出現二氧化碳堆積。
與血液循環減慢有關
羅續稱,睡眠姿勢不良亦會引起「被動痙攣」,如長時間仰臥,腳面一直承受被子壓力;或習慣俯臥,腳面抵在床鋪,小腿部分肌肉長期處於完全放鬆,一旦做其他活動便易抽筋。此外,老年群體骨質疏鬆,特別女性雌激素下降後,體內血鈣水平降低,以至是外界低溫寒冷刺激導致血液循環速度下降,簡單如睡覺過程將腿腳伸出床,兩者均可能引發肌肉痙攣。
抽筋與血液運行有密切關係,羅醫師稱,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同時主生氣血及主肌肉,肌肉營養就靠脾運化水穀精微而得,若脾運化能力減弱,水穀精微就不能到達四肢,運動後容易肌肉痠痛;同時肝藏血,主全身筋膜,筋膜得其所養,則筋力強健,運動靈活,不易抽筋。脾之運化賴肝之疏洩,而肝藏之血又賴脾之化生,只要脾氣健運,血液的化源充足,肝有所藏方能按人體生理需要來調節血液;肝血充足則疏洩正常,亦有利於脾的運化,形成循環,故養脾養肝同樣重要。
腿抽筋成因
- 過度疲勞,睡眠不足
- 睡眼時間太長,機體血液循環速度降低
- 睡眼姿勢不良引起肌肉「被動痙攣」
- 老年群體骨質疏鬆
- 外界環境刺激,例如低溫寒冷導致血液循環速度下降
羅惠銀中醫師 DR. LO WAI NGAN
資料來源:晴報 28-07-2023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