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中文  |  Eng
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
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
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
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
十分一港人患糖尿病 認識前期病徵 中醫助延緩病情
 

十分一港人患糖尿病 認識前期病徵 中醫助延緩病情

文:劉昭勁博士@中大中西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專業顧問、註冊中醫師)

糖尿病現時非常普遍,現時在香港約每10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治療糖尿病,首先就要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當被診斷為糖尿病時,有時已經是疾病的中期,錯過了更佳的治療時機。

近年醫學界愈來愈重視「糖尿病前期」這一診斷概念。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升高至一定水平,但未達糖尿病診斷的標準。2型糖尿病患者被診斷之前,大部分都曾經過糖尿病前期的階段。患者一般未有明顯不適症狀,但糖尿病前期是預防糖尿病發生的重要時間。有研究顯示,在糖尿病前期時不少患者可能已經出現血脂異常、高血壓病等其他代謝系統疾病,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臟問題。

如果發現自己血糖偏高且達到糖尿病前期,不要忽略這個可以干預治療的時期。應該及早開始節制飲食,建立良好運動和作息習慣。飲食上必須避免糖分和碳水化合物過多,包括含糖飲品。有些人只知道避免雪糕、糖水等甜味食物,但其實不少加工食品,例如麵包、餅類等零食也可能富含糖分和不良的油類成分。過量攝取脂肪,不但會導致血脂異常,更會同時影響血糖代謝,令血糖更易升高。

中醫重視未病先防,如果能在糖尿病前期階段及早開始治療,調整體質,可以更有效延緩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患者症狀多樣,中醫須辨證論治,考慮個別患者該階段的狀態而選用適合的治療,其中常見的證型包括陰虛內熱、氣陰兩虛、濕熱內蘊及陰陽兩虛等。

陰虛內熱患者容易出現口乾多飲、怕熱、汗多、煩躁、時時飢餓欲食等,治療以滋陰清熱為法;氣陰兩虛患者多見疲倦乏力、氣短、消瘦、日夜汗多、口乾、大便乾結不暢等,治療以益氣養陰為法;濕熱內蘊患者易有頭暈頭重、胸悶、腹脹、痰多、食慾不振、口苦、口氣重等,治療以清熱化濕為法;陰陽兩虛患者會出現畏寒、手足冰冷、疲倦乏力、耳鳴、腰膝痠痛、尿少、水腫等症狀,治療以補益脾腎為主。

中醫治療有助改善糖尿病症狀,調整體質,延緩病情發展。患糖尿病時間愈長,出現併發症的機會隨之增加,其中冠心病、中風、眼病、腎病、胃腸道病症、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都很常見,加入中醫治療對於此類病症的防治非常重要。

 

劉昭勁中醫師 DR. LAU CHIU KING, MARTIN

資料來源:香港01 (15-12-2019)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只供參考 / 資料來源 : E-Daifu.com

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關閉

   關閉

WhatsApp 號碼:5548-8918

關閉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