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或與脊椎結構有關 腰椎椎間融合術 可除腰背痛症
脊柱分成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而頸椎與腰椎為活動能力較高的關節段,所以比較容易勞損和退化,出現痛症的機會亦會較高;特別是腰椎位置,腰背痛更是都市人很常見的痛症。骨科專科陳少偉醫生表示,大部分脊椎病變的治療都會由保守療法開始,例如:消炎、止痛藥物、物理治療、改善生活習慣、減重、運動及注射治療等,惟保守治療有時未能有效改善結構性的神經壓迫或脊椎不穩定等病症,患者則有機會要透過手術治療,例如腰椎椎間融合術去改善病徵。
腰椎椎間融合術是指從兩節脊椎中取出椎間盤,然後把兩節脊椎連合起來,輔以內固定器,便可助患者即時穩定脊椎從而促進融合。陳少偉醫生解釋,腰椎椎間融合術的目的通常是為神經組織減壓及穩定脊椎關節,從而止痛及改善功能,患有復發性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症及脊椎不穩等人士,都適合透過腰椎椎間融合術去重拾生活機能及質素。提起腰椎椎間融合術,近年已發展出多種不同的微創方法,下文所說及的就是其中之一。
MISTLIF創傷性較低
陳少偉醫生指,微創經椎孔腰椎椎間融合術(簡稱MISTLIF)是從傳統的經椎孔腰椎椎間融合術(TLIF)演變出來,一般的TLIF需要在腰背中央切開傷口,把附在骨上的軟組織從骨剝離並翻開,過程中無可避免傷及肌肉與韌帶等軟組織,具一定的創傷性。而MISTLIF則在脊柱側面切開細小傷口,再透過一些管狀的牽引器,並輔以顯微鏡、內視鏡去提升視野範圍以安全地進行手術。
「之後的手術步驟則與TLIF大同小異,都是將小關節、椎間盤移除,再植入椎體護架(Cage)和骨植入物(Bone Graft),以填充移除椎間盤後的空洞,用以恢復並維持原有的高度,形成比較接近正常的脊椎生理孤度。手術也會用到脊椎螺絲固定術把兩節脊椎連接起來,以提供穩定性,以達致融合。由於MISTLIF對軟組織的創傷較低,流血量會較少,患者在術後的痛楚程度亦明顯降低,因此通常住院時間縮短,早期康復進度也較快。」陳醫生補充說。
術後早期要按醫生指示 不可操之過急
最後,陳醫生提醒,不論是接受傳統或微創腰椎椎間融合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後2至3個月不可進行彎腰、扭腰、負重等動作,以免需要融合的椎間出現微細移動,影響脊椎融合效果。陳醫生亦強調,傳統或微創腰椎椎間融合手術的治療目的相同,長遠成效亦差不多,患者的情況也各有不同,患者應與醫生商討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備註: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陳少偉醫生 DR. CHAN SHIU WAI
資料來源:晴報 11-09-2022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