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中文  |  Eng
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
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
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
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
類風濕性關節炎 延醫或致關節變形 生物製劑 助達至臨床緩解
 

類風濕性關節炎 延醫或致關節變形 生物製劑 助達至臨床緩解

當四肢小關節出現「對稱性疼痛」,即左右相樣關節同時疼痛時,就應加倍留意,因這未必是我們熟知的關節退化或肌肉酸痛問題,而可能是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醫生指出,這種風濕科疾病可導致關節侵蝕、變形,雖然無法根治,但能透過藥物例如新型口服生物製劑,達至臨床緩解目標(即病徵減退,病情穩定),減低嚴重併發症風險,因此寄語患者一旦出現相關徵狀,便要及早求醫。

誤以為關節退化 延誤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成因未明,患者四肢小關節會對稱地出現紅、腫、熱、痛等病徵,並會有晨僵情況(即早上起床及久坐後關節特別僵硬)。風濕病科專科吳善巍醫生指出,部份患者病情初發時,容易與退化性關節炎混淆,惟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多影響小關節,使人疲倦及虛弱,稍為郁動後病徵反有紓緩作用,與退化性關節炎剛好相反。

若然因混淆病情而延誤治療,吳醫生指發炎的滑膜會侵蝕關節周邊骨骼,導致永久變形及傷殘,就連自理能力如刷牙及扭毛巾等也大受影響,長遠更可能併發肺部纖維化、血管炎及增加冠心病及骨質疏鬆風險:「由於類風性關節炎無法根治,治療目標會以控制徵狀,減低關節侵蝕風險為主,及早準確診斷及開展治療,有助患者重拾活動能力,提升生活質素。」

口服生物製劑 增治療彈性

要達至這個目標,醫學界會透過「28關節疾病活躍指數(DAS28)」跟進患者治療成效,包括評估特定28個關節中出現疼痛及腫脹數目、血液指數及整體健康狀態等,少於2.6分即為臨床緩解,代表病情穩定受控。而「簡化疾病活動指數」(SDAI)及「臨床疾病活動指數」(CDAI)也是常用參考指標。

不過,部份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病情較為活躍,吳醫生指屆時或需要使用生物製劑以達到臨床緩解。近年,一些新型生物製劑例如口服JAK激酶抑制劑,有研究指比起舊式生物製劑更快、更持續達至臨床緩解。他補充,這類生物製劑的療效相對顯著,副作用亦比傳統抗風濕病藥物少,而且為口服藥物,使用及儲存亦較方便。

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共存,除了積極接受治療,調節生活習慣同樣重要。吳醫生建議,患者可按個人能力進行適當運動,例如拉筋伸展及帶氧運動等,如狀態許可,不妨加入重量訓練。飲食上,可以多吃蔬菜及含奧米茄3魚油成份的食物,以及必須戒煙及避免飲酒。

吳醫生提醒患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不同方法並各有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主診醫生按身體狀況、病徵及承擔能力等作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吳善巍醫生 DR. NG SIN NGAI RAY

資料來源:am730 (31-03-2022)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只供參考 / 資料來源 : E-Daifu.com

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關閉

   關閉

WhatsApp 號碼:5548-8918

關閉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