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鈉症‧低血鈉症 │ 血鈉過高過低 頭暈噁心感疲累 嚴重可致命
食鹽中含有的鈉是維持人體運作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有專科醫生指,多種疾病和藥物均會影響體內的鈉水平,因而形成「高血鈉症」或「低血鈉症」,患者除會出現疲累、噁心等症狀外,嚴重時更可致癲癇、昏迷甚至喪命。另外,水份攝取量亦會引致高或低血鈉症,一般建議每日飲用8杯水,或視乎年紀、體重及運動量,適當補充或減少飲水量。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丁昭慧表示,鈉大多存在於血液與細胞外液之中,主要用途是向細胞傳遞信息,鈉水平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這功能;人體內正常鈉水平應介乎135至145 mmol/L之間,如血中鈉離子濃度低於125 mmol/L便屬於低血鈉,相反,血中鈉離子濃度高於146 mmol/L則屬高血鈉,但患高血鈉患者較低血鈉患者少,一般約為1比9。
服食部分藥物有影響
丁指,突然流失大量電解質,如未能及時補充,也會影響血中鈉濃度,例如嚴重嘔吐、腹瀉。另外,不少藥物或慢性病亦會影響體內的鈉水平。她舉例,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去水丸」、降血壓藥,以及肺炎、肺結核、腫瘤以至癌症等慢性疾病,均可令人排出更多鹽份,若因患上危疾等原因而缺水,又或患有罕見病「尿崩症」,若未能補充足夠水份下則會推高體內的鈉水平。此外,服用精神科藥物、曾患中風或其他腦部疾病,亦有機會導致低血鈉。
無論是高或低血鈉症,丁醫生指兩者均有些共同症狀,例如頭暈、噁心、嘔吐和易感疲累等,嚴重時亦可導致抽筋或神志不清,要區分兩者分別,需視乎患者是否有嚴重缺水情況,因低血鈉患者較少有脫水問題,如血中鈉離子濃度未跌至125 mmol/L或以下,一般只有輕微症狀,而高血鈉患者一般看起來會「很病」,但她警告不論是高或低血鈉症均要盡快求醫。
丁醫生表示,在眾多群組中長者是患「高血鈉症」或「低血鈉症」的高危族,因年紀屬重要風險因素,長者一般較易患上慢性病或需要服藥,其次則是長期病患者。
飲水太多太少也不宜
治療方面,丁說最重要先控制患者的飲水量,特別是最常見因慢性疾病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症」引發的低血鈉症,患者需「制水」,但因腸胃炎等原因觸發的患者則需補水,部分人亦需補充氯化鈉。另外,由於不少「高血鈉症」或「低血鈉症」患者本身患其他慢性病,醫生亦會「從根本出發」,找出背後的致病源並作處理,如因藥物影響鈉水平則需調較或更換藥物。
她強調人體內有機制調節鈉水平,每日維持飲用8杯水,因攝取太多或太少水份也會影響健康,「曾有病人每30分鐘飲一次水,因攝取水分過多,造成血中的鈉離子過低。」
丁昭慧醫生 DR. TING ZHAO WEI ROSE
資料來源:晴報 03-11-2021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