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喉減肥|常扣喉會失嘔吐反應誘發肺炎 扣喉減肥或會越食越多
嘔吐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功能,作用是清除胃部過多的食物、酒精或毒素。嘔吐時,腹肌和膈肌會急劇收縮,以致腹腔和胸腔的壓力上升,擠壓胃部,使其消化物上升經由口腔吐出。同時聲門會關閉,以避免嘔吐物經由咽喉進入氣管而造成窒息。較劇烈的嘔吐甚至能使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蠕動加劇,令腸道的消化物吐出。
「扣喉」意指是運用物件或手指按壓舌根,並碰觸扁桃體,使身體產生反射性的嘔吐反應。減肥人士常藉扣喉來強行吐出食物,以減少吃飯時所攝取熱量。可是扣喉對身體帶來不少的影響,這不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減肥方法。
扣喉習慣 3大後果
第一:扣喉後的副作用包括脫水、肚脹、喉嚨不適和胃痛。人體中的鈉和鉀質也會被吐出,可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影響心臟運作。
第二:嘔吐物有機會因而流入肺部,誘發吸入性肺炎。
第三:嘔吐物中的胃酸,是一種pH值少於3的強酸,因此經常嘔吐會容易灼傷喉嚨和食道,導致發炎甚至潰瘍。而咽喉也可能因此受刺激而出現痙攣,影響呼吸,造成缺氧。
此外,由於身體習慣了扣喉的刺激,身體久而久便會失去對扣喉的反射,最終便會很難再嘔食物出來。而為了增加成功嘔吐的機會,結果會把手伸得更入,扣得更深。這改變輕則撕裂賁門括約肌,重則可能讓咽喉黏膜受傷,誘發慢性咽喉炎;或食道黏膜因胃酸過多而受損造成食道炎;經常扣喉更會令唾液腺增生,令唾液過份分泌,可能導致面部變形。所以除非必要時候,例如酒精中毒或者感到非常不適,否則不要亂扣喉。
病人多為年輕女生
有扣喉習慣的人通常會躲起來進行,而且可能比想像中多。急症科專科醫生梁玉鸞指,美國有研究顯示,在一生中不論男女,每五個人便有一人會扣喉,比例大約為16%。「五個或六個人之中,便有一人曾經試過扣喉,這些人未必是病態式扣喉患者。」報告又指,因體形和美態而扣喉的病人以年輕人居多,尤其是女生;梁玉鸞醫生指觀察到現時社會趨勢,男生亦漸漸留意自己的體態,年輕男性扣喉亦逐漸增多。
梁玉鸞醫生解釋純粹扣喉並不算疾病,應了解扣喉背後的動機和原因才可對症下藥。「何謂病態式扣喉,現時沒有確切的定義,例如沒有扣喉次數準則,或是否餐後馬上扣喉,或以扣喉原因來界定。而扣喉大多時與厭食症和暴食症有關,了解原因後才能夠針對性作出治療。」
扣喉致手背損傷、牙齒霉爛聲沙
即使厭食症病人被送到醫院治療,病人亦未必願意透露有扣喉習慣,梁玉鸞醫生指可觀察病人有否因扣喉而出現的特徵。「如果病人用手指扣喉,當手指扣入喉嚨位置引起嘔吐,嘔吐時牙齒會咬合,不期然便會咬到手指。因此手背會出現很多傷口和痕迹,咬多了便會結痂,這叫『Russell’s sign』。如果手背傷口已到達結痂程度,即病人至少扣喉達數月之久。」
另外牙齒損壞和聲沙就跟吐出胃酸有關。「嘔吐時吐出的胃酸,會損壞牙齒及琺瑯質,長期會導致牙齒霉爛和蛀牙。扣喉令括約肌不斷受損及鬆馳,消化食物時便容易令胃酸倒流,部份病人因而出現聲沙。」
用催吐管難被發現
近年內地興起的「兔兔仙女管」等催吐管,則令醫生更難發現患者有扣喉習慣。「如果用棒或異物來刺激嘔吐,例如用催吐管,手背傷痕便不會出現;而因為部份胃酸透過喉管吐出來,牙齒亦相對較少霉爛,不會完全滲透到口腔中,令特徵不太明顯。」
梁玉鸞醫生指日本曾有個案,一名二十多歲的女生以園藝用的膠水喉來扣喉,女生同時有厭食症、暴食及嘔吐傾向。「這名女生曾在學校見到一位同學,覺得對方的體形很好看,她便心生羨慕。從那天起,她便想辦法要瘦一點。她使用一條園藝水喉膠管,每次暴食過後,便將喉管吞進胃部,然後用手按壓胃,再將食物吐出來。這名女生沒有蛀牙,手背沒有損傷,口腔也沒有發炎。醫生後來不停反覆問病人,病人才承認以喉管來扣喉。」
捅穿食道胃部可致死
催吐管有不同大小長短,梁玉鸞醫生指催吐管的粗度與醫療用的洗胃喉管相若,如吞下催吐管,隨時會插穿食道和胃部,更有死亡風險。「胃部和食道是相連的,中間位置的括約肌,如同一條有彈性的橡筋。括約肌收緊令胃部消化食物時不會回吐。但如果將喉管通過括約肌,放入時括約肌未必處於放鬆狀態,如夾硬推進可能會捅穿食道,當喉管進入胃部,由於病人不知可推進的深度,便有可能捅穿胃部。」
梁玉鸞醫生補充,即使是輕微弄損食道和胃部,但黏膜裂了可造成大量出血,亦會有生命危險。如果胃和食道完全被捅穿,便會有氣進入胸腔,須要做手術搶救。「這手術的存活率是75%,死亡率約25%,即每四個病人,便有一人會有生命危險。」
越扣越入易誤吞異物
除了即時生命危險外,長期扣喉亦造成不少傷害,例如括約肌因鬆馳及不斷受損,消化食物時容易做成胃酸倒流,部份病人會出現聲沙;食道被胃酸灼傷至霉爛,可導致食道炎,長期食道炎容易演變為食道癌。
另外,病人越是扣喉嘔吐,部份人會變得容易嘔吐,而另一部份人則變得不懂嘔吐。「有部份人忘記了怎樣嘔,或者很難才能嘔吐,他們須要用更多方法令自己嘔吐。外國有病人只用手扣喉已沒反應,扣喉位置越扣越落,他便用牙刷、原子筆來扣喉,最後不慎吞下,要做內窺鏡手術將原子筆拿出來。部份病人變得太易嘔吐,只是飲了少許酒、打個嗝便嘔了,若嘔吐物進入氣管便會導致肺炎。」
藥物治療只治標
扣喉所引起的問題及症狀,醫生指除了靠藥物治療外,亦需要病人自己的努力。「如果括約肌太鬆,胃酸倒流會不斷發生,病人便須要一直服食抑制胃酸分泌和中和胃酸的藥物,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括約肌回復彈性需要很長時間,但當停止扣喉後,身體亦會慢慢恢復。」
梁玉鸞醫生嘆謂,最難是要病人放棄扣喉的習慣,「日本個案的那個女生反覆進出醫院,經過醫生和心理治療後,出院後她找到一份新工作,終於慢慢回復正常,從厭食症和扣喉中康復過來。」
梁玉鸞醫生 DR. LEUNG YUK LUEN FRANCES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6-05-2021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