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過敏】出現幻覺、想法奇怪 3成患者三年內或有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是一個常為人提及的精神病,但思覺過敏你又聽聞過嗎?據精神科專科醫生林慧心指,思覺過敏人士會出現輕度幻覺,若不正視問題,可能會演化為思覺失調、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病。因此,如你經常感到別人在背後討論你或在街上彷彿聽到別人喊自己,這些或都是因為精神狀況開始出現問題的先兆!
36%人三年內發展成思覺失調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慧心表示,思覺過敏(At-Risk Mental State)並非一種精神病,而是一種心理狀況,即是處於病發與未發病的「中間點」。倘若不及時正視此狀況,它或會演進成其他精神病,如思覺失調、抑鬱症或焦慮症等,而林醫生引述研究數據指,36%的思覺過敏人士會在三年內發展成思覺失調。
從名稱上觀察,「思覺過敏」與「思覺失調」相似,但不盡相同。在認識思覺過敏之先,應先了解何為思覺失調,以得悉兩者的分別。
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患者的思維和感覺會脫離現實,出現幻覺及妄想等徵狀。
幻覺:他們會可能聽到、看到、嗅到或感覺到不存在的聲音、影像或氣味
妄想:他們會完全相信脫離現實、令人難以置信、不存在、錯誤的想法,如感到被逼害,甚至看電視時會覺得晝面中的人物討論自己。而這些妄想會愈益加劇,如認定別人跟蹤自己,想法很長遠。
思覺過敏
思覺過敏與思覺失調不一,思覺過敏的徵狀會較輕微。不同精神病成因眾多並各異,林醫生指有高危因素的人士,會較易處於思覺過敏的狀態。
思覺過敏與思覺失調
林醫生表示,大部分人難以意識到自己有思覺過敏,一般是由身邊人察覺。因此,她建議若發現身邊家人、朋友有可疑情況時,應儘快求診判斷是否思覺過敏,及時控制情況,以避免演進為思覺失調或其他精神病。
由於一般人難以分辨「疑似幻覺及妄想」與真正「幻覺及妄想」之別,故須經由醫生作臨床判斷。林醫生釐清,部分焦慮症、抑鬱症患者會出現疑似幻覺或妄想。舉例而言,部分焦慮症患者會擔心別人不喜歡他,覺得不受歡迎;而抑鬱症患者經歷過不愉快事情,同樣會不時感到能聽到以前的事情,疑似出現幻覺;非焦慮、抑鬱症病患者亦會有疑似幻覺,例如他們通宵工作或過份疲憊時,或會聽到別人呼叫他們。
醫學上的應對方法
正所謂「病向淺中醫」,縱然思覺過敏不是疾病,但其發展成病的機率較高,必須及時控制。在醫學上,醫生會留意令患者患思覺過敏的來源,從而對症下藥。林醫生列舉,若因生活壓力大而導致思覺過敏,醫生會進行心理或藥物治療,如睡眠差,可利用血清素處理,或短期內使用鎮靜劑。
倘若臨床診斷後,發長成精神病的機率較高,如擁遺傳因素或病徵嚴重,屆時會處方輕劑量的思覺失調藥物,控制腦內多巴胺。
保持健康生活 有助預防
除了求診外,個人生活可如何預防?「首先,亦是重中之重,大家應維持健康的生活,不要沾染毒品;其次,應該要適時紓壓,了解壓力的來源,可透過運動、社交、培養嗜好等紓解壓力。」
謹記,思覺過敏不是病,但不正視便可能發展為思覺失調或其他精神病,故有任何疑問或可疑,應儘快找醫生或諮詢。
林慧心醫生 DR. LAM WAI SUM JOANNA
資料來源:香港01 (21-05-2020)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