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中文  |  Eng
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
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
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
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
新電磁導航氣管鏡 突破肺癌檢查限制
 

新電磁導航氣管鏡 突破肺癌檢查限制

根據醫院管理局數字,2016年本港有4,936宗肺癌新症;死亡人數則多達3,780人,是所有癌症之冠。肺癌最令醫生困擾的是沒有明顯病徵,若無意中發現肺部有小陰影,不易有理想的方法抽取活組織檢查。幸好,本港5年前引入「電磁導航氣管鏡」,可較精準地抽取肺部活組織,最近亦已有私家醫院引入這技術。

呼吸系統科專科朱頌明醫生指出,肺癌沒有明顯病徵,能夠在早期發現的肺癌,大多是因照肺,或做肺、心臟、腹部等電腦掃描時發現肺部有陰影,進一步診斷後確診是肺癌。

「不過,肺部陰影不一定是肺癌,也可能是肺結核、良性肺腫瘤、肺炎等造成。要確定陰影是否肺癌,最準確的辦法是抽取陰影部分的活組織做檢查。而抽組織的方法主要有兩個:利用氣管鏡經氣管進入肺部,到達陰影位置抽取;或照肺部電腦掃描把陰影定位,然後從體外插針到陰影位置抽取。」朱醫生說。

入肺後似用Google地圖

簡單來說,傳統氣管鏡是以X光把陰影定位,然後醫生把鏡經病人氣管伸入,根據定位位置「找」出陰影,好處是創傷少,但若陰影太小(例如小於2cm),或位置太近肺部表面,這方法的成功率就很低。

而電腦掃描定位配合體外插針,對於接近肺部表面的陰影,即使很小,成功抽取組織做活檢的機會也很大,但因要刺穿肺外膜,有不少個案會引致氣胸,其中或需要接受額外的氣胸治療。

本港5年前引入的「電磁導航氣管鏡」,突破了上述兩種方法的限制。朱醫生以Google地圖來比喻這種新技術:「檢查時,儀器會放出電磁波包圍着病人,而氣管鏡的頂端有感應器,當氣管鏡進入了病人氣管,醫生便像看着Google地圖,順着氣管左轉右轉,直至到達陰影位置,比傳統氣管鏡更有效抵達病灶。」

具備輔助治療肺癌功能

「電磁導航氣管鏡」的好處是時間短,創傷少,而且即使小至1至2cm或接近肺部表面的陰影,也有約九成機會可成功抽取組織。此外,它還有不少輔助治療肺癌的功能,包括若確診肺癌且需要做手術,可用「電磁導航氣管鏡」到達腫瘤位置注射顯影劑,使外科手術得以進行;若肺癌病人需接受放射治療,「電磁導航氣管鏡」也可先在腫瘤旁放置金屬條作為標記,使放療範圍更精準,對其他肺部組織影響更少。

除了診斷,「電磁導航氣管鏡」也朝着治療方向發展。去年,英國完成全球首宗以「電磁導航氣管鏡」進行的無創消融肺腫瘤手術,令病人可以免卻開刀或放療之苦。而上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也公布完成了亞太區首宗同類手術,「電磁導航氣管鏡」進一步為肺癌病人帶來希望。

四類病人不宜「電磁導航氣管鏡」

1 兒科病人(一般體重40kg以上病人應無問題)
2 心臟安裝了人工起搏器
3 孕婦
4 病人由於其他原因不宜接受任何氣管鏡檢查

呼吸系統科專科朱頌明醫生表示,「電磁導航氣管鏡」可較精準地抽取肺部活組織作檢查。

朱頌明醫生 DR. CHU CHUNG MING

 

資料來源:都市日報 20-09-2019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 / 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只供參考 / 資料來源 : E-Daifu.com

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關閉

   關閉

WhatsApp 號碼:5548-8918

關閉

E-Daifu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