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波仔」並非一了百了
心肌梗塞是常見心臟病,「通波仔」手術是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標準治療之一,但不少患者以為「通波仔」後便是「治瘉」;然而,患者仍要服用雙抗血小板藥物最少一年以減少復發機會,患者亦要小心控制膽固醇,保養血管。
一旦出現急性心肌梗塞,醫生會為患者做心電圖檢查,確診後會盡快「通波仔」,希望把血管盡快打通以恢復血流供應,減少心臟受損而引致心臟衰竭及心律的問題。在「通波仔」後,不少患者都覺得自己已痊瘉,不過植入的支架在短時間內或會有血小板積聚堵塞,且血管其他位置亦有機會再堵塞,所以患者須要服用雙抗血小板藥物降低復發機會。
一般而言,雙抗血小板藥須要服用最少一年,對於病情較嚴重及復發風險較高者,可考慮延長服用時間,以降低風險。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時,患者須注意出血風險,最常見是輕微瘀傷,而腸胃出血及內出血等情況則相對較少。除服用雙抗血小板藥物外,患者亦要控制膽固醇,避免積聚過多於引致血管硬化並造成冠心病。不過,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如有疑問應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五十歲的Jeff(化名)兩年前發現高膽固醇卻無服藥控制,早前他感到心口不適,無多加理會。情況持續兩天,他終於到急症室求醫並確診心肌梗塞。其後,做「通波仔」手術時,醫生發現他三條冠狀動脈都有嚴重堵塞,其中一條全塞。同時,心臟超聲波顯示其心臟有大範圍心肌壞死,且心臟發大,心室內更有血塊凝結。因此,Jeff除了服用雙抗血小板藥物外,亦要服用心臟衰竭藥物及抗凝血藥,以避免血塊游走至腦部導致中風。對於此情況,Jeff表示後悔無及早控制膽固醇,引致血管及心臟受到破壞。
心臟科專科醫生甄振庭
甄振庭醫生 DR. YAN CHUN TING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 28-08-2019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 / 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