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性腸病
發炎性腸病,又稱炎症性腸病,一般包括兩種疾病:潰瘍性腸炎及克隆氏症。這兩種慢性腸道疾病的發生原因有機會與環境因素、基因、感染和免疫系統的互相作用有關,導致身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腸道。最常見發病年齡為20至40歲,但兒童和老年人也有可能發病。兩種病的症狀非常相似,包括腹痛、腹瀉和大便有血、因為胃口欠佳和營養吸收功能受損導致病人體重持續下降。除消化系統外,其他相關症狀包括關節炎、壞疽性膿皮症、眼色素層炎及硬化性膽管炎。
潰瘍性腸炎一般只影響大腸,而且只是腸道內的表層黏膜發炎,但克隆氏症則可影響腸胃道內從口腔至肛門的任何部分。發炎部分可由腸道內層至外層、導致膿瘡形成和影響附近器官。由於現時沒有特定方法將兩種病區分,醫生要根據臨床診斷、血液化驗結果、內視鏡檢查和抽取腸壁組織檢查來幫助診症。有些發炎性腸病病人的病症跟感染性腸炎(如腸結核)非常相似,一定要小心排除後者才能確診。
發炎性腸病需要長期服用如類固醇及其他抑制免疫系統藥物以壓抑炎症。近年開始使用的生物製劑則可改善較嚴重的病情。病情最嚴重的潰瘍性腸炎病人可選擇將大腸切除以控制病情。克隆氏症患者可能出現併發症如肛漏、肛裂、膿瘡、腸道阻塞、腸道穿破或黏連至其他器官,並需要配合外科手術治療。發炎性腸病病情必須長期受控,否則會有機會出現致命的併發症或大腸癌。
鳴謝:腸胃肝臟專科李恒輝醫生
李恒輝醫生 DR. LI HAN FAI, ERNEST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14-13-2018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