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科專科陳栢羲醫生執業資料
隱性膽固醇患者 慎防冬季誘發心臟病
中國人常說「年關」難過,農曆年前的寒冬是心臟病發的高峰期。有心臟專科醫生指出,原來天氣寒冷時可引起人體的血液濃度上升,較容易形成栓塞,尤其是一班有膽固醇問題而不自知的隱性患者,適逢節慶飲食沒有節制,心血管疾病或會一觸即發。
據心臟科專科陳栢羲醫生表示,冬季容易誘發心臟病,主要與寒冷天氣有關。「天氣凍人體的新陳代謝會較慢,血液的濃度也較高,增加了血壓,或會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另外,冬天也較容易感染肺炎及流感等疾病,若本身的抵抗力差,一旦感染亦會同時增加心臟負荷。」
大吃大喝禦寒誘發心臟病
除了天氣,飲食習慣也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之一。「不少人愛以肥膩及濃味食物暖胃,加上不少賀年食品也是煎、炸,高熱量、高糖、高鹽之餘還含有反式脂肪,它會降低好膽固醇及增加壞膽固醇的含量,對心臟健康百害而無一利。」陳醫生建議,市民應多穿保暖衣服禦寒,飲食方面則以「足夠」為原則,不宜吃得過飽。「若進食過量,胃部需要較多血液幫助消化,供應心臟的血液會因而減少,冠心病患者或會因為心肌血液不足而出現飯後心絞痛情況,嚴重者更會引發心臟病發。」
複合藥物有助降膽固醇
陳醫生續稱,心血管疾病與膽固醇息息相關,要減低心臟病發的風險,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就非常重要。據美國心臟協會於2013年發出的指引,若病人本身患有冠心病、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即屬高風險類別,應將原本的低密度膽固醇降低50%或以上,以減低未來10年發生心血管病變的風險。 不過陳醫生補充,由於約8成的膽固醇也是由肝臟和腸自行合成,只有約2成是由食物攝取,因此單靠控制飲食極難以達標。「這類心血管疾病病人一般也需要服用藥物。最常用的處方降藥物為他汀類(Statins),它可以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並穩定血管內的粥樣斑塊,減低其破裂而引發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不過,高劑量他汀有機會令病人出現肌肉痠痛、肌肉酵素或肝酵素異常等副作用,而且藥效會有樽頸位,即使藥量加倍亦只能將膽固醇降低約6%。針對這些病人,醫生會調低他汀份量,並加入膽固醇吸收抑制劑(Ezetimibe)作輔助,不過需要留意,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亦有機會出現腹痛、腹瀉、腸胃脹氣及感覺疲倦等副作用。」這種複合療法是醫學界常用的方案,據大型研究IMPROVE-IT的數據顯示,服用複合藥物比起單純服用他汀更能有效控制低密度膽固醇至1.37mmol/L水平。
病徵難察覺宜定期檢查
「我其中一位四十多歲的男病人,從事文職、平日較少運動,沒有糖尿病、血壓高及家族病史。當進行運動心電圖時有心絞痛情況,經電腦掃描才發現心臟3條血管也有不同程度的栓塞,其中右邊血管更已全塞,壞膽固醇指數亦高達5.7mmol/L,需要即時接受通波仔手術及服用藥物。」陳醫生重申,由於高膽固醇沒有明顯病徵,通常只會在身體檢查甚至到心臟病發時才發現,故他建議高危一族應於40歲後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及心臟健康檢查,及早確診及定出治療方案。請注意,上述藥物為處方藥,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資料來源:都市日報 20-02-2018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 / 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