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卡素大學疼痛醫學碩士賴志明醫生執業資料
「醫生! 唔打針得唔得?」
在治療肌骼痛症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試過接受注射治療例如消炎止痛針。醫生也會視乎不同的病況而採用不同的注射療法,以下是幾種可以在門診採用的注射療法:
觸痛點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觸痛點」是由肌肉長期收縮而形成,會引致局部或放射性疼痛,而產生的化學物質會使肌肉收縮加劇及血液流量下降。「觸痛點」注射會使肌肉放鬆而減輕痛楚。常用的注射物包括局部麻醉藥或生理鹽水。
保絡治療(Prolotherapy):治療的原理是把可以激發人體組再生的物質例如濃縮葡萄糖液注射到患處,促使受損組織修復和癒合,所以保絡治療也稱為再生注射治療法(Regenerative injection therapy)
透明質酸(Hyaluronate):用於關節勞損退化,它可以補充已退化或流失的關節液,減少軟骨進一步磨蝕。透明質酸亦能抑制發炎反應及疼痛物質產生,從而紓緩症狀。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 (Platelet Rich Plasma / PRP) :PRP是一種再生注射治療法。PRP蘊藏著多種生長因子。經特別設計的離心機分開血液各種成份後,再抽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到受損傷的組織,例如肌腱韌帶和關節。用超聲波導航可以更準確地注射到目標組織。注射後再配合復康療程以達至更佳效果。
神經解套注射(Nerve Hydrodissection):當神經線拉傷或長期夾擠受壓(Nerve entrapment),會腫脹疼痛、黏連及釋放出發炎物質。在超聲波導航下,準確地注射到神經線受擠壓的位置,使神經線與周遭的軟組織分離。
治療肌骼痛症時,除了藥物及注射外,也需要配合其他治療例如物理治療、強化運動等等的綜合治療(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以達致更佳效果。
以上資料由紐卡素大學疼痛醫學碩士賴志明醫生提供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 21-06-2018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 / 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