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珩醫生執業資料
嬰兒奶癬過敏所致
嬰兒肌膚白滑嬌嫩,容易受到刺激,據統計,約有一至兩成嬰幼兒有機會患上奶癬,這會令他們的皮膚發紅、乾燥,並感到痕癢,若任由寶寶亂抓皮膚,有機會抓傷致發炎,情況變得更嚴重。雖然大部分奶癬成因不明,但醫學界普遍認為屬過敏性反應,要預防便要從日常生活入手。
奶癬屬於小兒濕疹的一種,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本身並無傳染性,雖然名稱中有「奶」字,但奶類敏感不是奶癬的唯一成因。兒科專科醫生陳善珩指出,奶癬主要成因暫時仍然不明,可能由於嬰兒對食物、環境等因素出現敏感而引致,奶癬會令皮膚出現淡紅或紅色的斑點、摸起來有些粗糙,更會出現痕癢現象,多集中在面、頸、下巴位置,並常出現於1歲以下的嬰兒。奶癬患者通常都較容易患上其他過敏性疾病,如鼻敏感、哮喘等,家長需特別留意,由於濕疹不可根治,故只可靠藥物控制及從起居飲食預防,不過亦可能隨年齡增長而得到改善,甚至完全康復,但部分患者可能長大後仍受困擾。
病情輕微不藥而愈
對於病情輕微者,陳醫生會先建議患者利用潤膚液為肌膚進行補濕,一般而言都可不藥而愈,至於病情嚴重者,醫生多會處方含類固醇的藥膏供患者使用,類固醇藥膏對醫治奶癬有顯著成效,但長期使用會令皮膚變薄、長出過多毛髮,甚至令免疫力下降,故此家長需按照醫生指示,除了分量和次數要準確外,外用藥物更要塗於適當的部位,亦需留意嬰兒對藥物的反應,以策安全。
做足清潔補濕工夫
預防奶癬可從多方面入手,最重要是做好肌膚的清潔和補濕工作,其次奶癬有機會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致,包括天氣的轉變、衣服物料的刺激以及接觸到致敏原,因此陳醫生認為家長宜為嬰兒保持個人衞生、保持清潔;定時替嬰兒塗上足夠的潤膚液,並作出適量補塗;避免過度沖洗皮膚,沖走油脂;替嬰兒洗澡時應用暖水及性質溫和的沐浴露;洗澡後抹乾身體時不要大力用毛巾拭擦,抹乾後馬上塗搽潤膚液去鎖定皮膚水分,以免流失;父母應盡量為寶寶選擇棉質衣物,避免穿着毛冷、羊毛、麻質及尼龍等衣料,同時要避免給嬰兒有毛的玩具及寵物,並遠離致敏原。
資料來源: 昔日東方 04-05-2015
選文來自: 香港E大夫 / 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