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中文  |  Eng
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
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
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
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
【打針前必知】第三針再刺激抗體產生 紓緩發燒、紅腫痛副作用方法
 

【打針前必知】第三針再刺激抗體產生 紓緩發燒、紅腫痛副作用方法

政府開展接種「第三針」,為特定組別人士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已開展大約一個月,已有超過22萬人完成接種「第三針」。現時獲優先安排打第三劑的組別,包括60歲以上長者、醫護人員、長期病患者等較高感染風險的人士、特定免疫力弱人士,例如癌症病人、服藥壓制免疫系統人士,以及已接種兩劑科興疫苗、並已完成接種滿180日之人士。

第三針的需要,是針對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後,疫苗所提供的保護效能有可能隨時間而減少。世界衛生組織因而建議特定人士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以加強保護力。不少人接種首兩劑疫苗後,身體出現發燒、針口痛、頭痛及肌肉痛等副作用,第三針疫苗同樣會刺激免疫反應,我們可以如何減輕身體上的不適?

接種疫苗後,身體可能出現大大小小的不適症狀,反應因人而異。這是因為疫苗的原理是將滅活的病毒或病毒的遺傳物質,刺激人體免疫系統而產生保護力。發燒及痛症是人體建立免疫反應的正常現象。

根據香港衛生署資料,接種新冠疫苗後可能引起的副作用,通常輕微且暫時性,部份人士可能出現較嚴重副作用。

復必泰疫苗的「非常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及腫脹、疲倦、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及發燒;「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發紅、噁心。

科興疫苗的「非常常見」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疼痛、頭痛及疲乏;「常見」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腫脹、痕癢、紅斑及硬結。另外亦常有腹痛、肌肉痛及關節痛等痛症。

如果我的副作用只是輕微,例如出現輕微發燒、頭痛、注射部位疼痛及腫脹,應如何自行護理?

接種疫苗後,即日可用清涼毛巾敷在注射部位、多飲暖水、補充睡眠。如果出現輕微發燒、頭痛、肌肉痛及關節痛等症狀,令身體不適,免疫反應或會維持一至數天才完全消退,有機會影響我們日常工作及心情。為了減低疫苗帶來的不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以服食含有「撲熱息痛」(Paracetamol)的止痛藥來紓緩並迅速解決以上大部分痛症,以及退燒,幫助盡快恢復日常生活,而且撲熱息痛不會刺激胃部。如果選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需留意其副作用較多,因此,服用前建議先諮詢醫生意見。

「撲熱息痛」止痛藥成份紓緩痛症及發燒

撲熱息痛是常用的退熱及鎮痛藥物,容易購買及被普遍使用。若準備接種第三針疫苗,可預備含「撲熱息痛」的止痛藥,當出現相關症狀時可選擇服用。請緊記,毋須急於在接種疫苗前服用,應待有關副作用症狀出現後才考慮服用以作適切紓緩。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署/Yahoo新聞 31-12-2021

選文來自:香港E大夫/醫大夫

 

 

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

E-Daifu.com

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只供參考 / 資料來源 :

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關閉

   關閉

WhatsApp 號碼:5548-8918

關閉

E-Daifu App